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福建:让法治甘霖洒遍八闽大地

2016-11-21 15:06  来源:福建长安网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外省籍新娘落户不再难;福建狮城镇兴业街段的噪音污染已得到大力整治;狮城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这是今年福建省周宁县政法委执法监督检查组亮出的一张张喜人成绩单。

  自2012年起,周宁县政法委就组建执法监督检查组,对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法庭开展执法监督工作,并对公、检、法、司政法干警进行民意测评,向社会征集意见建议,同时把执法监督意见以书面形式告知各相关部门,要求在半年内将存在问题整改反馈。

  周宁县是福建省积极推进“法治福建”建设的一个缩影。五年来,福建省各级各部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科学立法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福建从2006年起,积极推进“法治福建”建设,把法治精神作为主心骨,真正信仰法治、坚守法治。

  2015年,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专题培训班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心中高悬法律明镜,手中紧握法律戒尺,真正让法治信仰植根于灵魂深处,做到“心中有法、虑必及法、行必依法”。

  创新立法机制,扩大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2015年,福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设立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健全政府立法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加强政府立法智库建设,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管理办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健全立法起草机制,在每一个法规草案、规章起草过程中,均认真征求人大、政协、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社会公众意见,切实提高立法质量。

  创新行政执法方式,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互联网+”行动。正式启用升级后的全省行政执法平台,推动省直单位、设区市和县(市、区)行政处罚案件进网,要求逐步将行政机关的所有行政执法事项纳入省行政执法平台,最终实现与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权力清单项目全面衔接,接受全程实时监督。

  如今,福建省不断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已成为全国法治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2015年,全省群众安全感率达93.79%,连续11年进入全国综治优秀行列。

  创新探索

  大田县境内矿产储量丰富,由于当地一度无序开发矿山,导致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但是到了2015年,大田县却获得“省级生态县”称号。目前,全县18个乡镇全部获评“省级生态乡镇”,其中7个乡镇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这得益于大田县拥有一个生态环境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机关。2013年10月,大田整合相关单位的力量,相对集中生态处罚权,成立了全省首个生态综合执法局。由于处罚权相对集中,生态环境执法权责统一、政令畅通,对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都可以马上查处。

  为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问题,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即所谓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福建早在2001年即开展了相对集中处罚权的试点工作,至2016年,福建省已批复全部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及26个县(市、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5年挂牌正式运行,省政府同意三个自贸片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省政府法制办加大对自贸试验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开展工作的指导力度,实现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到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的跨越,在广度和深度上开创全国之最。

  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发挥“综合实验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合一的政策优势,大胆先行先试,率先在平潭推行大部制改革和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执法,成立综合执法局,统一行使包括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建设、规划、市容管理、园林绿化13个方面共计327部法律法规的行政处罚权,解决权力交叉和真空问题。

  规范权力,制约权力,依法行政。福建省委、省政府对重大项目建设、房屋征迁、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工商登记改革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加强法治文化的普及,普法成为一种全民的行动。今年6月1日,在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召开的全国第八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福建被授予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共计63个。

  如今,全省70%的村实行了户代表会议制度,85%的村在村务决策中引入民主听证制度,98%的村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所有村委会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务公开栏。在城市社区实行社区党务、居务、财务、服务“四公开”,健全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听证等制度,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全省已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4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47个。

  司法利民

  2015年5月13日,当事人小谢来到闽侯县法院上街人民法庭,在诉讼自助服务终端——“ITC”机前进行了身份识别。几秒钟的工夫,小谢就拿到了判决书。他兴奋地说:“真是太方便了。”

  去年5月,全国首台诉讼自助服务终端在福建上线,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一站式”司法体验,避免奔波之苦。

  福建省高院以闽侯法院作为试点先期推进,将逐渐在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庭以及乡镇基层单位安装“ITC”,并与福建法院已有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以及政务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互为补充,从而构建起独具福建法院特色的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便民、利民、惠民,依法保障群众权益,是“法治福建”建设的目标。在寄递物流领域,我省推动出台《福建省促进快递行业发展办法》,加强快递市场监督管理,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在互联网监管领域,健全网上网下一体化的打防管控机制,推进网站“网安警务室”建设,组织开展网络犯罪专项打击行动;厦门市综治部门牵头公安、银行、通信、网络运营商等单位联合组建反诈骗平台,建立诈骗赃款快速阻截协作机制,形成打击、止损、防范一体化运作机制,做法被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推广。

  近年来,福建政法系统立足“数字福建”基础优势,创新“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出“e治理”品牌,全省98%的城市社区和76%的农村实现了信息联网、互联共享。促进了现代网络技术在社会治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在厦门,利用手机app进行“e治理”已初显成效。厦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开发的“厦门百姓app”,把互联网技术和传统群防群治有机融合,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群众喜欢健身,软件就设计了“我要巡逻”的模块,让群众健身和巡逻两不误。群众喜欢发朋友圈,平台链接了腾讯微信,让百姓平时在微信上面晒美食美景变成参与平台建设的奉献和正义担当。截至目前,注册用户达到22万人,活跃用户5万人,推动了传统群防群治工作的主体年轻化、管理数据化、运作信息化的“e治理”。

  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让公平正义普惠人民。如今,全省35个立法基层联系点直接收集群众意见;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县级全覆盖;全面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一居一法律诊所”,全省5016个村居(社区)聘请法律顾问,建成各类法律援助站1887个。“法治福建”让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共享法治文明成果,让法治甘霖洒遍八闽大地。(林丽明 陈旻)

相关报道

多地再度推出楼市新政“升级版”

调控政策为过热的楼市踩下“刹车”,点刹降温之后的楼市会走向何方?处于多方利益博弈下的房地产业,未来走势牵动各方神经。

直播: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开幕式

来自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19个国际组织的1180多位嘉宾齐聚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上海,围绕“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这一主...

信息不对称带来尴尬和困难 助学金为何屡遭质疑?

一时间,和“困难生”“助学金”相关的内容登上话题榜。一位高校教师感慨,“如果学校的困难生认定如此草率的话,学校的 ...

我无法不去写他们

我先后采访了上百位民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感动,那些难忘,幻化成激越昂扬的乐章,让我沉浸在或铁骨铮铮或柔情似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