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叔叔阿姨,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才能坐在宽敞明亮的电教室里,用多媒体学习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一定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今年6月,一封感谢信从大山深处的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南糯村寄到省公安厅,字里行间流露出山区孩子们的感激之情。
时隔4个月,记者来到南糯村。在这个四周都是山的村寨里,一间充满科技化、现代化气息的电教室格外醒目,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45台电脑和1个多媒体教学平台。坐在教室里,南糯小学的200名学生就可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小学共享教学资源。同样的电教室,也正在马台乡的那杏村、平河村紧锣密鼓地筹建中。
马台乡位于澜沧江畔,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乡里的孩子只有到了初中才能用上电脑。如今,在全省开展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中,云南省公安厅带着山里孩子的梦想,也带着为当地群众量身定制的多个帮扶项目,把温暖和希望送到了他们身边。
“结对”帮扶,697户贫困家庭结上“城里亲戚”
去年8月,云南省公安厅与平河、南糯、那杏3个行政村结成扶贫对子。厅党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张太原任组长、厅党委成员任副组长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项工作办公室,建立机制、落实责任、制定任务分解表、层层签订责任书,采取“一帮一”“一帮多”或“支部帮”等形式,对3个村38个村民小组6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实现了户户有人帮。
厅党委成员带领各级干部和民警多次深入马台乡走访调研,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了解村民的专长、现有资源、存在困难、发展意愿等,全面摸清村情村貌,认真梳理所挂包的3个贫困村的发展瓶颈和制约因素,制定帮扶措施。同时,驻村工作队与区、乡、村干部密切配合,严格执行“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等程序,完善建档立卡资料、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明确了帮扶对象。
云南省公安厅先后派出两批次38名民警进驻挂包点,为每村每户量体裁衣,制定扶贫规划。记者看到,扶贫工作开展一年多以来,每家贫困户的门上都悬挂着“帮扶责任明白卡”,卡上涵盖了责任人、帮扶对象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剖析及贫困类别、帮扶措施、脱贫时限等内容,记录着这户人家从贫穷到脱贫的点点滴滴。
夯实基础,筹资千万元让民生项目落地开花
资金投入和项目带动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支撑,云南省公安厅决定从今年起到2020年,每年安排不少于600万元帮扶资金,帮扶区、乡、村如期脱贫。今年,云南省公安厅多渠道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其中600万元用于村村公路、人畜饮水、小学电教室、文化室等12个民生项目的建设,400万元用来设立助学基金,从安居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生态建设六个方面,做实项目规划。
为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云南省公安厅密切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启动了安居房、电力、交通、饮水工程等建设工作。采取易地搬迁新建一批、原址拆除重建一批、改造加固除危一批等“六个一批”的方式,完成易地搬迁安置点的规划。目前,安居房建设全部动工,计划年底验收入住。饮水工程方面,经侦总队投资3万余元将老化的3500米水管全部进行更换,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电力保障工程、村村公路等项目也在扎实有序推进中。
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村民遇到的困难都详细记录、上报,经过多方努力,为那杏村到大茶园扩建了道路,让村民运输茶叶更便捷;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经侦总队协调出资近30万元,为南糯小学建设电教室,解决上课、吃饭桌椅等问题,还邀请云师大附中的老师来村里为师生授课……一系列的惠民项目,在马台乡落地开花。
产业富民,年内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路通了、房子建好了,基础条件改善了,怎样从根源上帮扶马台乡的群众发家致富?当地党委、政府和省公安厅扶贫工作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只有产业扶持才能真正“拔除穷根”。
“一定要重视产业发展,精心培育农村养殖业、畜牧业,因地制宜,积极为群众搭建发展平台,为优质农作物产品找销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要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企业支持,努力解决原始资金缺乏等问题。”10月24日至25日,张太原在马台乡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语重心长地说。
过去,村民收入主要以养殖业为主,加上缺乏资金、技术,难以形成规模。当地党委、政府及驻村工作队因村、因户、因人制定增收计划,通过“短中长”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短”是指向贫困户发放鸡苗、种猪,组织养蜂等,确保快速增收;“中”是指发展蚕桑、鹌鹑等规模化种养项目和滇重楼、滇龙胆等药材,人均每年可增收2000元以上;“长”是指以种植高价值经济林木为主,给每个贫困户发放珍稀树种,保障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只有思想脱贫才能实现根本脱贫,省公安厅党委把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放在首位,要求驻村工作队指导挂包村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村民普及惠农政策、知识,拓宽致富思路,增强致富信心,扎实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年底脱贫摘帽,最终实现稳定脱贫。
如今,走在马台乡的村村寨寨,道路干净,村容整洁,一幢幢安居房正在建设。采茶、养鸡、喂猪……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的村民,描绘出美丽山村的蓝图。
(马燕 李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