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杭州海关破获案值6.6亿元成品油走私大案

2016-11-11 15:48  来源:平安浙江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海关缉私警察正在搜查走私船只

  走私船只上布满粗大的油管

  走私船只油舱中装载大量走私成品油

  11月10日,浙江杭州海关对外宣布,经过一年多的缜密侦查,该关成功破获一起案值6.6亿元的成品油走私大案,一举打掉6个海上成品油走私团伙。这是杭州海关近年来查获的最大一起成品油走私案。

  私人小码头暗藏玄机

  瑞安市海域面积达3060平方公里,曲折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码头数十个。

  2015年8月,杭州海关下属温州海关缉私分局接群众举报,称瑞安多个私人小码头上,有油罐车进出,似乎是在卸装成品油。

  接报后,温州海关缉私分局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对群众反映情况进行暗中排查。“这些码头经常后半夜灯火通明,很多小工聚集在码头,一旦有船靠泊就开始卸油作业。”参加排查行动的缉私警察说,“小工们将船上的成品油运至油罐车以后,油罐车就开走了。同一个码头、同一个时间,会有好几条船靠泊作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跟踪、蹲点和摸排,海关缉私警察摸清了飞云江畔几个私人码头及私人油库“神秘油罐车”的进出路线。原来这背后竟隐藏着一条走私路线,走私者利用瑞安岸线曲折、小码头位置隐蔽的环境走私成品油,其幕后隐身有黄某、周某、王某等为首的3个走私成品油团伙。

  抽丝剥茧破获“案中案”

  鉴于案情重大,接温州海关缉私分局报告后,杭州海关缉私局迅速成立“1·11”走私成品油系列案件专案组。

  2016年3月29日,在杭州海关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下,128名海关缉私警察分成20个行动小组,埋伏到走私分子的交易地点、码头、油库、住所等地。撒捕“油耗子”的大网由此拉开。

  当天深夜,多路海关缉私警察同时出击,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3个走私团伙主要嫌疑人悉数落网。

  收网结束后,海关缉私警察开始对嫌疑人进行审讯。审讯中,一个姓王的年轻小伙子引起了专案组的注意。小伙子自称是黄某走私集团中一个拉油管的小工,但他拒不配合审讯,百般狡辩。经验丰富的海关缉私警察隐隐感觉到,这个小工的身份恐怕不像他说的那样简单,背后可能另有玄机。

  在抓紧对王某进行审讯的同时,海关缉私警察从外围着手搜集证据。很快,王某的“狐狸”尾巴露了出来。海关缉私警察发现,王某与绰号“峰哥”“华姐”等人联系频繁,甚至专门建立微信群用于走私成品油。此外,黄某团伙其他成员,有多人在审讯中表示曾经卖油给王某。这些证据都指向了同一个事实——王某不是普通小工,而是与其他人自成一个团伙进行走私的走私者。

  专案组成员顺着这条线索深挖,分析嫌疑人活动轨迹,排查关系人,发现了另外3个走私成品油团伙,并立即对这3个走私团队的主要成员实施抓捕。截至2016年7月,杭州海关缉私局共捣毁6个走私成品油团伙,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46名。

  靠“一元纸币”接头购油走私

  据查,2015年以来,黄某、周某、王某等6个成品油走私团伙,利用6艘载油吨位在160至320吨不等的改装油船,从公海上购买成品油偷运进境,他们避开设关地,在瑞安一带卸油,销售到浙江、安徽、江西省内一些中小加油站,谋取非法利益。

  利欲熏心之下,其中一位犯罪嫌疑人黄某不仅自己组织驾船前往公海走私成品油,还介绍国内买家前往公海购买成品油,从中赚取好处费。

  为了掩人耳目,黄某想出了一套接头办法。国内客户想要“拿货”,就通过微信跟黄某联系,黄某从中抽取每吨5-10元左右的介绍费。“拿货”的暗号就是事先指定的某张一元纸币。走私分子先取一张一元纸币,拍照发给境外卖家,以确认“订货”。走私团伙的小型油船抵达公海指定地点后,将这张纸币抛给母船上的境外卖家。卖家核对纸币无误后,才将成品油过驳给这些走私油船。走私油船趁夜色避开主要码头港口,通过事先联系好的私人小码头将走私油偷运入境。

  杭州海关缉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品油走私不仅扰乱国内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走私油来历不明,规格型号不清,走私分子偷运过程中几经转手,很难保证油品质量。

  目前,这起成品油走私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相关报道

多部委发力“打假” 规范电商平台与网店行为

今年“双11”前夕,包括工商总局、发改委、质检总局、商务部等多部委相继出招,对参与“双11”的电商平台和网店进行规范 ...

广东政协原主席朱明国贪腐案宣判 死刑缓期二年...

11月11日,广西柳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赵黎平案宣判彰显平等与正义的法治精神

法院的判决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实现了法治与正义,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是一份经得起现实考量和历史考验的 ...

“警察妈妈”要给“儿子”最好的爱

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在7岁的明明(化名)眼中,派出所并不是一个威严可怕的地方,而是一个充满了关爱和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