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是福建省检察机关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是全省广大检察干警凝神聚力、推进各项检察工作全面发展进步的五年,也是检察机关亲和力和公信力明显提升的五年。这五年,福建省检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到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一个个动作,一项项举措,交相辉映,谱写了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动人篇章。
服务发展大局有作为
经济下行,民企有何忧何难何盼?排忧解难,用法治方式对接民企需求,检察机关能做什么、怎么做?今年4月6日至8日,福建省检察院检察长何泽中开展专题调研,先到企业与民营企业家对话座谈,面对面倾听,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再到省工商联进一步听取意见建议。4场座谈会,30多名民营企业家畅所欲言。座谈中,何泽中边听边记边问,积极回应企业家们在经济发展中所关切的问题。
结合这次调研,省检察院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十大服务和保障措施,将办理涉企案件的“五个不轻易”、准确把握“六个界限”固化为机制,进一步优化检察职能,改进创新工作方法,着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围绕中央和省委推出的系列重大经济改革和制度创新措施,2013年以来,省检察院还先后制定实施服务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11条意见”、服务保障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3条意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10条意见”,使检察工作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把服务大局的触角延伸到更多需要的领域。
翻阅近年来福建省检察院出台的相关文件会发现,省检察院党组站位全局,着眼大势,把检察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谋划推进,一以贯之地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中心工作,顺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法律监督全力护公正
全省共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61592人,起诉281052人,查办职务犯罪5117件6761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801件、撤案2971件、提出刑事抗诉742件,提出民事行政抗诉342件……这一组数据见证着五年来全省检察机关为平安福建、法治福建注入的监督之力,为百姓带来的祥和之光。
这是一起全国检察机关“优秀侦查活动监督案件”:莆田市荔城区检察院在审查陈某涉嫌开设赌场案中,揭开冒名顶替真相,将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林某追捕到案,追究在该案涉嫌徇私枉法的3名侦查人员刑事责任。
这是一起把重刑抗诉为轻刑、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抗诉的精品案件:陈时发非法行医案,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泉州市和鲤城区两级检察院审查认为,原审认定事实有误、量刑不当。以此为由进行抗诉,被泉州市中级法院采纳,改判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福建省检察机关强化责任担当,既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又以专题、专项、专案监督带动检察工作全盘。针对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新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批捕、起诉等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种严重刑事犯罪,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保驾护航,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可复制经验走向全国
2015年12月21日,清流县检察院对该县环保局提起诉讼,原因是,环保局不依法履行职责。今年3月1日,一审法院判决支持清流县检察院的诉讼请求,确认环保局处置危险废物行为违法。这是全国首批起诉、第二起判决的行政公益诉讼案。
探索开展公益诉讼,福建是全国人大授权改革试点的13个省份之一。从2015年9月省检察院启动试点工作以来,我省5个设区市检察机关共排查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11件,已经完成诉前程序75件。在5月21日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省检察院介绍试点经验。
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近年来,福建省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2015年9月,在全国检察机关“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研讨会上,省检察院作主题发言,分享“福建生态检察模式”经验。
“教育、感化、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全省各级检察机关把“少捕慎诉少监禁”政策落实落细落地。未检部门干警用心办案、用情感化、用力挽救,打造出未检工作保护性办案、修复性救助、社会化帮教、多元化普法的“四位一体”未检工作模式,为失足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铺就阳光之路。
福建省生态检察、民生检察、涉台检察、民行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等创新做法,形成了可复制的制度模式,相关经验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广。何泽中表示,全省各级检察院要继续努力,创新机制,打造亮点,形成特色,用好规律,整体提升。
过硬队伍建设见成效
今年3月中旬,最高检部署打击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最高检一令发,省检察院迅速行动,主动作为,打出“组合拳”:对外,提前介入了解线索,引导公安侦查取证,联手食药监部门排查信息,确保涉罪案件及时移送;对内,挂牌督办,跟踪监督,捕诉衔接,形成合力。截至6月5日,福建检察机关共批捕非法经营疫苗犯罪嫌疑人31人,挖出非法经营疫苗案背后职务犯罪25件25人。各地检察院结合办案,按照省检察院要求,把脉疫苗监管症结,开出诊治良方和防范对策。
上级部署工作,就是一道考题,考出了队伍的作风,考出了能力和水平,福建检察机关用行动和实效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队伍建设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和保证。”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省检察院检察长何泽中作了题为“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升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的经验介绍。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起,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案,是福建检察机关近年来抓过硬队伍建设的一大亮点。具体体现在监督“一把手”、落实两个责任、坚守三条底线、实行四项谈心谈话制度上。
持之以恒抓队伍建设已见成效。2013年以来,全省有569个集体和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21名干警在全国性业务竞赛中荣获“十佳”“业务标兵”和业务专家称号,涌现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模范检察官刘龙清等一批先进典型;83.5%检察院被评为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党建工作单位,省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展望‘十三五’,重任在肩。”何泽中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全体检察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雷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