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某等105名原告向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撤回诉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暨行政复议系列案的申请书,经合议庭合议,同意了原告的撤诉申请。该案是海南二中院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调撤案件的成功范例,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2016年10月12日,海南二中院由7名法官组成大合议庭公开开庭合并审理了郑某等105名原告诉海南省人民政府、儋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暨行政复议系列案,该系列案是由郑某等105名原告向被告儋州市政府申请公开征地公告、补偿安置方案和补偿安置人员名单及补偿金额等信息,且经复议程序后而引发的诉讼,案情复杂、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大,10名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邀与50余名群众一起旁听庭审。
该院院长汪海鹏于2016年10月20日参加了海南二中院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的案件沟通协调会,在详细了解该系列案的历史渊源和矛盾症结后,要求合议庭要充分研判案情,主动做好释法说理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力争快速稳妥地处理好该系列案,彻底化解纠纷。
主持该系列案审理的审委会专职委员黄海浪带领合议庭成员多次和儋州市人民政府及原告进行协调,协调工作得到了各方当事人的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经多次沟通协商,最终促使儋州市人民政府向原告作出《关于原告郑某等105个人申请市政府信息公开一案的答复函》。函复原告诉请公开的儋州市白马井镇“塘田地”被征收(用)的相关信息,以及因该地被征收(用)而作出补偿安置等相关资料依法予以公开。原告得到满意答复后,遂向海南二中院申请撤回该系列案的起诉。
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是公众了解政府行为的直接途径,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随着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对行政机关行政程序、方式和各项决策的合法性、正当性正产生越来越强的“倒逼效应”。各行政机关应顺应这种形势变化,从源头开始,从基础做起,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