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妇女阿噶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情急之下发出的一条求助短信,竟然在万里之外的湖北省黄石市掀起了一场爱心行动。10月21日中午,面对独自驾车远赴玉树献爱心的湖北黄石退休狱警黄益生,阿噶热泪盈眶。不懂汉语的她,双手合十,不断鞠躬,表达内心的感激。
黄益生此次爱心之旅,来回5天时间,行程5515公里。加上去年10月驾车进藏助学,他的爱心“长征”累计已超过13000公里。他的善举,温暖了他所触及的每个地方、每个人。
人退休了,心不能退休
黄益生出生于1954年,早年在企业当过公安科长、武装部长,1984年入警,在黄石监狱,他用爱心和责任去梳理曾经失去人性和理性的灵魂,一干就是30年。
2014年,黄益生退休。儿子女儿说,老爸你终于可以歇会儿啦。可他闲不下来,又将空出来的时间投入到爱心事业中。“人退休了,心不能退休。日子好过了,不能忘记困难中的人。”他说。
这年12月24日,东楚晚报承办“情系曲松牵手圆梦”爱心100结对帮扶活动,黄益生积极报名,与西藏藏医学院大二女生旦增白玛结对帮扶。活动结束后,他兴奋得像个孩子,说:“我又多了一个女儿。”
旦增白玛父亲重病,全家年收入仅1000元。结对帮抚后,黄益生每月都会给他们捐款。2015年10月3日,西藏大雪纷飞,黄益生独自驾车,往返8000余公里,将200件衣服、100件黄石港饼、10床毛毯、5000元帮扶金送到旦增白玛家,善举感动藏鄂两地。
今年10月10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禅古村女大学生更松秋吉因交不起学费,陷入退学困境。其母亲阿噶托懂汉语的邻居给东楚晚报记者发来求助短信说“不让她母亲的贫困,成为她人生的绊脚石”,黄益生在报纸上读到后心潮难平,决定捐款10000元,并打算亲自驾车赴玉树,探望更松秋吉的家人。“玉树入冬了,我想去看看他们,送些过冬物资。”他说。
动情日记记录浓浓爱心
10月19日清晨6时16分至23日晚上12时,黄益生往返于黄石、玉树,行程5515公里,将10000元现金、200件衣物、60双鞋子、6条毛毯送到阿噶家。
黄益生的日记,记录了此行经历的点滴,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出发当晚,黄益生一口气开到成都,之后走317国道,一路尽是难关。“翻过了两座大山,因过于疲劳,我在车上小睡了三个多小时,于晚上12点40分到达了马尔康。”
20日凌晨4点10分,车到马尼干戈乡,天气骤变,下起雨雪,山路全部结冰。黄益生说:“一路上先后看见有四辆小车和一辆大货车侧翻在路边,我只得小心谨慎地跟在一辆后八轮大货车的后面,慢慢爬行。”
翻过雪山到达四川省石渠县时,已是21日凌晨4点20分,为安全起见,他稍作休息。当日早晨,黄益生成功越过横亘在川藏青之间的数座大山,进入青海玉树地界。中午11时40分,当他驾车出现在玉树禅古村村头时,早已在此等候的阿噶激动得热泪盈眶。
“不会汉语的老人家,用手语表示他们家要盛情接待我,向我表达感激之情,我婉转地拒绝了。”在禅古村,黄益生只停留了二十分钟,旋即踏上归途。
阿噶很难过。在电话中,她的儿子尕玛江才对东楚晚报记者说:“家里煮好了奶茶,他都没有喝上一碗。”
对此,黄益生在日记中写道:“我跟老人家讲,因为天在下雪,如果我不及时返程,万一碰到大雪封山,就无法离开玉树了。而且他们家本来就贫困,我若在他们家多待上一分钟,就会增加他们家的困难和麻烦,这与我来此的目的相背。”
助人者,人助之
加上2015年的进藏助学,黄益生的爱心“长征”,已累计走了13000公里。爱心路上,他的一举一动,温暖着他所触及的每个角落,每个人。
22日下午,黄益生在马尔康附近一处荒无人烟的马路旁发现了一辆抛锚的车辆,旁边站着两位藏民。他主动停车询问:“有困难吗?我能帮你吗?”两人听不懂汉语,用手语比划半天,才弄清楚原来是他们的车胎破了,但因没带镙丝扳手,两人已经困在雪地好几个小时。黄益生将车子停到安全区域,帮助他们换好车胎。临别时,两位藏民跪在地上,竖着大姆指向黄益生致谢。
当时已经是下午6点多,天快黑了,黄益生蹲下身子用雨雪洗手时扫了一眼自己的车子,赫然发现车底正在向外滴油。“一检查,油底壳破了,我的脑袋顿时嗡地一下。”这次险情,若非黄益生停车帮人忙,是很难被察觉的。“前面是雪山,如果油漏光了,车子损坏,后果不堪设想。”他说。
采取补救措施后,黄益生继续驾车前行。10月23日上午,他路过四川南充时下高速修车。修理厂老板杜先生得知其车子是赴玉树献爱心途中受损时,不仅要免费修理,还盛情邀请黄益生到家里就餐。黄益生急着赶路,坚持支付了100元修理费才离去。
从黄石到玉树,再从玉树到南充,四天时间,黄益生一直靠吃从家里带去的面包和蛋糕充饥。23日中午,车到四川广安服务区时,他在自助餐厅“一口气吃了两碗红烧肉、一碗茄子、两碗米饭,还喝了两碗排骨汤”。
“旁边几位吃饭的司机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用同情的语气问我‘师傅,你怎么这么饿?’从身旁经过的服务员用嫌弃的目光看着我,意思是我吃太多了。”黄益生笑着说,他当时感觉很不好意思,但饱饱地吃了一顿后,精神好了很多。当晚12时,他平安回到黄石。
日记最后,黄益生写道:““黄石至玉树,帮扶来回五天,汽车里程记录5515公里。我很高兴,我为我的助学献爱心行为感到自豪。”
生活简朴,对人大方
黄益生对有困难的人出手大方,对自己却“苛刻”,生活简单、俭朴。
他2003年花几百元钱购买的一台手机,一直用到现在。脚上一双皮鞋,穿破了,补补还在穿。退休前发的警服,去掉肩章领花后,他一直穿在身上。那上面的藏蓝色,是他一生至爱。
他对东楚晚报记者说,自己也曾困难过,知道困难的滋味。“我儿子上高中时,家里急需10000元,十分着急,最后是单位和亲人及时帮忙才解的困。”自那以后,黄益生便下定了决心:等日子过好了,一定要尽全力帮助别人。
他的善举在黄石监狱产生了良好影响。监狱长高凯以他为典型,教育职工俭朴节约,“日子过好,不要忘记还有贫困的人”。
黄益生高兴地说,一人之力不足道,众人之力常有余。爱心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生命存在,我就要象红军长征一样,把这份事业坚持到底。”(东楚晚报首席记者 石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