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大数据池监测平台上滚动着实时录入的新信息,“情报魔方”实战平台上统计着7天内浙江桐乡所有案件的分布情况,“鹰眼”车辆智能分析系统自动抓拍每一辆经过的车辆,人脸识别系统“扫描”着每一个出现在监控画面中的路人……近年来,浙江省桐乡公安依托互联网打造的智慧警务,走在了时代潮头。
10月27日,全国法治媒体浙江行活动采访团走进桐乡。在听完桐乡市委常委、公安局长戴金明的介绍后,采访团成员们又在桐乡市公安局智慧警务体验馆进行了实地体验,亲身感受了一把大数据的能力、魅力。
做大“数据池”
让每个数据都发挥价值
在大数据时代,看得见摸不着的数据已经成为和石油、淡水同样重要的战略资源。桐乡公安投入20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云计算中心,可通过多种方式随时随地采集数据,做大“数据池”。雁过留声、人过留痕,任何人只要来过桐乡,就会在云计算中心留下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在需要时就能发挥作用。
目前,桐乡公安已经在全市129个封闭小区出入口安装车控和人像识别系统,实时采集进出人员、车辆信息,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到星级“平安小区”创建内容;在196个开放小区逐步推进每幢房子视频全封闭,开展24小时动态监测;在主要道路安装500多套车辆抓拍系统,连接“鹰眼”车辆分析系统,自动抓拍分析每一辆经过的车辆。此外,桐乡公安还积极动员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广泛采集各类基础信息,录入相应平台,并与相关部门对接,掌握供水、供电、社保、医院就诊、快递托运、公共自行车等121类社会信息。
2015年5月17日,有群众报案称,家里价值14万多元的钱物被盗。监控显示小区入口处有两名嫌疑人,可当警方进行视频追踪时,却发现案发位置刚好是个监控盲区,难以勾勒出嫌疑人的行动路线。
正当案件陷入僵局时,桐乡公安依托云计算中心建立的“鹰眼系统”,发现一辆江苏牌照轿车首次进入桐乡,且该车还存在套牌行为,在案发前曾进入案发区域。警方凭借这一信息进行深挖,最终迅速侦破案件。
戴金明认为,智慧警务的发展方向是让机器智能采集大多数数据,让人工作为补充,采集那些机器无法采集到的信息。
做精“云平台”
使落地管控易如反掌
基于现有云计算中心的数据支撑,桐乡公安自主研发了被称为“航空母舰”的“情报魔方”实战平台,借鉴互联网关键词搜索、在线社交、在线支付、在线地图查询等模式,在公安网络平台上配套“警务百度”“警务微信”“警务淘宝”“警务地图”等模块,像变魔方一样建成各种各样的实战工具。在这些工具中,更多基础数据已经过梳理分析,给破案带来极大便利。
今年2月16日,桐乡的范先生在公交车上被盗走一部价值5988元的手机。民警很快获取了公交车上嫌疑人的视频截图,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比对,当天就抓获嫌疑人,追回被盗手机等赃物。
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物联网等工具模型在“情报魔方”实战平台上的开发与应用,为大数据运用提供了无缝对接的时空条件,精确引领各类数据碰撞,使落地管控易如反掌。智能工具使办案准确率、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也让“桐乡没有难破的案件”成为可能。
“情报魔方”的大数据对接,还在防范公共安全事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12月22日21时33分,桐乡公安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防控平台发出黄色预警,显示东兴商厦附近的实时客流量超标210.77%。经核实,东兴商厦举行周年店庆,现场人满为患。指挥中心立即指令警力控制、疏导人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在大数据支撑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防控平台能敏锐捕捉公共场所人员异常聚集信息,并发出不同级别的预警,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采访团有话说
崔巍(辽宁法制报社长):
参加此次浙江行活动前,我对“互联网+社会治理”还不是特别了解,感觉主题太大,可能就是个概念。这次来桐乡,参观了桐乡公安智慧体验馆,触动很大,很震惊!发现浙江把“互联网+”模式做到了全国前列。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会治理,这种高效率、高科技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