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福建厦门:网络架起爱心桥 服务帮扶点对点

2016-10-28 16:47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王贤臻
字号  分享至:

厦门创新社会治理

运用“互联网+”关爱吸毒康复人员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实现风险防控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走进思明区不见天路附近一幢小楼房,一面心愿墙引人驻足:墙上有一个个编号,编号上有一片片心愿贴,上面写着“大米”、“花生油”、“洗衣粉”等字样。

  这幢小楼房门口的牌子写着“回归工作坊”,这是思明区厦港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共同的家。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在心愿墙上写下各自的愿望,这些心愿就会成真。实际上,关爱吸毒康复人员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将他们纳入网格化、数字化监管,厦门这座文明、爱心之城一直在行动……

  近年来,全国发生多起吸毒人员及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案件,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广大群众安全感,而溯其源头,有分析认为,这些特殊人员缺少关爱是主因之一。创新方法,未雨绸缪,今年以来,厦门全市各政法、综治部门将“互联网+”运用到吸毒康复人员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风险管控领域,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把关爱这些特殊人员的工作,延伸到每一个社区网格甚至他们的家里,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回归生活,从而预防和减少其肇事肇祸风险。

  【关爱】

  建立“回归工作坊” 让吸毒康复人员有归属感

  日前,记者走进厦港街道“回归工作坊”,心愿墙上的一个个数字编号引起记者的注意,这些编号有什么特殊含义?

  工作人员陈黎明解开了疑惑。原来,每个编号就是每一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代号,为了照顾他们的感受,不直接写名字,而是用代号。就这样,一个小细节,体现出了工作人员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关爱。

  这个“回归工作坊”成立近3年,目前有10多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都在社区网络上登记,实现了网格化“线上监督、线下运作”的精确服务和帮扶。陈黎明说,每年都有人从这里“毕业”回归生活,阿明(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回归工作坊”首批学员,刚从强制隔离戒毒所出来,是“回归工作坊”工作人员和社区民警、网格员开车将他接回家。

  除了定期开展尿检等网格化监管外,陈黎明还为包括阿明在内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安排一些简易的手工活,每做完一次手工活,由街道补贴经费,给他们支付双倍工资,这些工资一半用现金支付,一半换成油米盐等生活必需品。阿明说:“我在‘回归工作坊’找到了归属感。”

  【打击】

  三级禁毒研判机制 “大数据”支撑精准行动

  对戒毒康复人员要关爱和监管,对贩毒犯罪嫌疑人就要用大数据“互联网+”霹雳手段打击。

  6月18日下午,一名中年男子手抓一个快递包裹,从同安某小区便利店走出时,被伏击守候的民警抓获。民警拆开快递包裹,从里面缴获52.07克冰毒。

  这是一起微信接头、快递送货的网络贩毒案,今年以来,厦门市公安局借力“互联网+”,创新建立“吸毒人员管控平台”,导入全国和全市的有关数据信息,实现基础数据碰撞比对,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平台就会自动发布预警指令,如同给缉毒一线民警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让涉毒风险防控更主动,让打击违法犯罪更精准。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运用情报实战应用平台和三级指挥情报运行机制,强化禁毒部门“大数据”分析研判,结合“飓风肃毒”、“网络扫毒”等五大专项行动,发起禁毒“总攻”。截至9月30日,全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966起,缴获各类毒品219公斤、制毒原料麻黄碱32吨,查处吸毒违法人员3486人次,全市会战中期绩效排名全省第二。

  【创新】

  患者一旦漏诊 网格平台会提醒

  记者又来到厦门市仙岳医院第十九病区。还没到晚饭时间,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正和一名穿着病服的男患者打乒乓球,患者不时发出笑声,显得很开心。

  仙岳医院第十九病区属于强制医疗病区,今年6月开始启用,收治的人员十分特殊——既是涉及重大刑事案件的犯人,又是精神病患者,业内称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患者”。

  “强制医疗病区的运行,是公安、司法和卫生等部门共同开展、配合。这个病区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真正为精神病患者治病;二是具有执法功能,将以往分散在各个病区的这类病人统一管理,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仙岳医院院长王文强介绍。

  为了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风险,厦门全市各政法、综治部门还将相关信息纳入社区“网格化”信息平台。例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长时间没就诊,病情发生变化,“网格化”平台就会及时发出预警,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登门提醒。

  “我们还会及时到患者家里关心他们的生活,如果他们遇到困难,还会联系民政、卫生等部门,为其提供帮助。”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解释了“网格化”平台带来的便利。

  【惠民】

  率先全省出台新政 “以奖代补”全覆盖

  今年年初,厦门在全省率先出台《厦门市实施以奖代补政策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暂行办法》,在奖补对象、奖补标准、奖补范围等方面取得突破。

  这一次,奖补对象从常住户籍人员扩大至厦门市居住半年且有合法稳定住所的非户籍人员,把民政部门认定的“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公民)扩大至“五保户”、低保户等民政救济对象;奖补范围除了对患者家属发放看护奖金外,对于协助看护的基层工作人员,按自行设定标准发放一定额度的看护奖金。

  此外,厦门还进一步健全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治体系:以市精神卫生中心为核心,市仙岳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康复机构为依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补充,建立“市-区-镇(街)”三级精神卫生防治体系。“让这些特殊人员在监管中,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降低社会风险,排除安全隐患,也让特殊人群在社会的共同关爱下,回归正常生活,共享平安厦门。”一名社区网格员表示。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