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智能自助区,湖北惠平律师事务所律师袁斗斗边指导助手立案登记边说:“以前登记立案需要排长队,现在网上递交立案材料后就能收到短信通知,通过二维码还能看到案件进展情况及相关卷宗材料,比以前方便多了。”
自9月26日江汉区法院智能自助区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这是袁斗斗第三次运用智能自助功能办理业务。
相比袁斗斗的轻车熟路,来自江汉公安分局法制大队的胡铭还是第一次到自助区办理业务。看得出,他很满意。胡铭说:“以往得先在大厅查案号,再到档案室查看卷宗,若需要纸质文档,还要跑到楼下打印,再到相关科室盖公章才能正式生效,要跑三四趟,起码得花一个多小时,现在几分钟就能搞定。”
《法制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近200平方米的自助区内,设有智能导诉、智能材料收转区、自助立案、自助阅卷、自助查询、庭审播放6大核心功能板块,当事人在导诉台验证身份获取二维码后,就可直接到各功能区域办理业务。
江汉区法院办公室主任韩伟介绍说,以往,当事人因不了解案件进度、审判信息不够公开透明而对法院、对法官不信任、不理解,诉讼服务大厅成为这种不满情绪集中爆发地。基于此,江汉区法院诉讼服务智能自助区应运而生,通过全程同步公开案件进度节点信息、庭审实况录像、卷宗影像资料等,让案件当事人自由查询、阅看、打印、扫描、签收,无需与法官见面即可全自助完成相关诉讼事务。
江汉区法院副院长王道玮说:“以前信息化更多用在法院内部管理上,现在更多发挥惠民作用。信息化运用不单单是机器设备的配置,而是要打造一个真正惠民便民的平台。”(刘志月 何正鑫 王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