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警尼玛次仁:13年如一日守护道路交通安全
找尼玛次仁,得上街。
这个理儿,在乃东区交警大队交警们口中,就跟下雨要撑伞一样,是惯性思维,也是下意识行动。
13年来,仅休假2次、周六周日也在街上巡逻……13年里,从交警支队泽当大队,到乃东区交警大队城东中队,不管人、事、物如何更替,尼玛次仁都执着“留守”在泽当的每条街道上,守望着这座城市的平安和通畅。
他不怕苦累、不怕辱骂、不怕威胁,唯独害怕,对不起这身制服,更对不起庄严的法律和崇高的警徽。
瘦高个,黝黑黝黑的。
从一众交警中,很容易认出尼玛次仁——走快点,右侧大股的陈年旧伤就会拉扯到神经,他不得不微微瘸着腿来缓解疼痛。
偶尔会有刚来的年轻小伙子哂笑他,甚至“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二,队里绝对会有老同志,狠狠地收拾他们一番。“你们做不到他那样。”老同志会说,“你们会在车违规打着远光灯,还依然不躲不避想逼停它吗?你们会在被撞飞出去4米远,卧床1个多月刚能下地,就立马回到岗位上吗?”
老同志拍拍小伙子的肩,“比起舅尼玛,你们要学的太多。”
他仅是一个协警,却赢得了分量最重的尊敬。
不管烈日炎火还是寒风凛冽,不管大雨如注还是狂风大作,尼玛次仁总是守卫在马路中间指挥疏导交通、协助纠正违章,与难侍候的天气和“难侍候”的不文明市民作着“斗争”。
那次,尼玛次仁拦下一辆超速行驶的奥迪车开展例行检查。
烈日中,他的脸被太阳熏得黑里透红,满头满脸大汗淋漓,还是礼貌地向那奥迪车主行了个礼,示意让车主把车窗摇下来。
奥迪车主居然塞上耳机不理他,尼玛次仁就一直耐心地敲着窗玻璃、一边手势比划下车检查。
车主终于被耗得烦了,摇下车窗,开口就是一句怒骂:“你到底想干嘛?我哥哥是市政府的,信不信一个电话让你滚蛋!”
“你违反交通法规,就要扣分,这是条例规定的,就是市长也是如此!”不卑不亢,尼玛次仁无数次化解了这样的“威胁”。
“舅尼玛就是这样,你要敢威胁恐吓、或者抖狠撒泼,他就比你更硬更狠。”城东支队协警洛桑扎西说。
“可是,他也是个脾气极好的人。遇到违章的驾驶员,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地指明违章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直到对方心服口服离开。”洛桑扎西说。
每一次协助纠正交通违法违章行为,他总能将心比心,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化解情绪;
每一次面对突然抛锚而不知所措的驾驶员,他总是第一时间上前推车,帮忙买配件、联系修理工;
每一次刮风下雨、寒霜酷暑,他总是第一个到岗,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他说,他不怕苦累、不怕辱骂、不怕威胁,唯独害怕,对不起这身制服,更对不起庄严的法律和崇高的警徽。
一条警戒线相隔,女儿眼中,映出了他的愧疚。
13年都在一线基层,尼玛次仁落下了一身的病。
挽起裤腿,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凸起在他小腿的皮肤上,常年笔挺地站在街道上,他患上了交警们的“职业病”——静脉曲张。最严重时,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拖都拖不动,而那些扭曲在皮肤表面的血管,感觉分分钟就要胀破身体。
尼玛次仁还随身携带者止痛药,要是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没有片刻休息的巡逻,脊椎压迫神经导致脑供血不足,他常常会头晕头疼得厉害。痛狠了,他会吃上一颗缓一缓,然后继续工作。
医生让他多休息,他嘴上答应,拿了药就直接上岗;
医生让他不能老是站着,要换着坐坐多活动,可他46岁的年纪,腰杆挺得比新来的小伙子还要笔直;
13年里,他就休过两次假。最长5年的时间,他没有歇息过一刻。轮到他休息,他总会问,明天有任务吗?还需要人手吗?
一到岗位上,他就是个上满发条的钟表,坚守岗位、兢兢业业、精确无误;
可回到家中,面对拮据的家庭和渴望被关怀、陪伴的妻女,他就是个时刻心怀愧疚的丈夫和父亲。
他心里始终难以忘怀今年女儿高考考场外那一瞥。
“一条警戒线,我在这边指挥交通,女儿在那边望着我。”尼玛次仁说,“别家父母和孩子热热闹闹在一起,鼓励的、加油的,我女儿看了我半天,没和我说上一句话。”
“欠他们太多了。可最让我心疼的,是他们从来不埋怨我。”尼玛次仁垂下眼,不愿多说。
“协警一个月工资就1680元,加上执勤补助,也才2000多。”城东中队队长韩斌说,“舅尼玛爱人又没有工作,女儿在读书,家里还收养了亲戚的孩子,日子过得很紧张。”
可尽管生活这般拮据,尼玛次仁也没有想过离开协警岗位,换一份薪水高的工作;更没有让生活的艰辛影响工作,降低哪怕一丝一毫的执勤标准。
13年,从肩上担负起这份责任,哪怕只是一名协警,尼玛次仁也从不敢懈怠。
“怕出事故、怕拥堵……”心里记挂得太多,尼玛次仁只能常常巡逻在街上、疏导在路上,守护泽当城区的“血脉”,尽全力协助通畅城市交通。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记者同志你怎么来采访我们呢?”尼玛次仁问。
因为,他们是普通而不凡的人——交警,城市的润滑剂,道路的守护者,怀揣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辛勤奉献、无私坚守,送走黑暗迎来曙光。
短评:
灾害来袭,是谁冲锋陷阵在第一线?除了解放军、武警官兵,还有那些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公安干警;犯罪分子的枪支、尖刀、棍棒迎面,又是谁挺立在最前面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是他们,那些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公安民警。
头上有警徽,心中有人民。和平年代,一代又一代人民警察,用自己的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不惜流血牺牲,维护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守卫着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爱人民的誓言。
有辛酸疲惫,有挫折悲苦,但还是无惧风雨、笑对寒暑,风雨兼程、执着守护。他们平凡朴实,却如同邻家的兄弟姐妹,总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为我们撑起平安祥和的蓝天。为了展示他们的风采,本报将陆续推出报道,为我们身边默默守护的这群最可爱的人民警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