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的“贴身管家”
——记广西梧州市公安局大塘派出所民警朱俊源

朱俊源对公共场所安全进行检查。
“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梧州市公安局大塘派出所社区专职民警朱俊源的工作追求。
今年34岁的朱俊源极具创新精神,用爱心、责任、担当在社区“小舞台”诠释警察本色。他创新社区警务“一三五”工作机制,并在广西率先探索创立“治安瞭望点”,建立“一街一警一微信群”,为社区构筑起线上线下两道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安防专员”和“贴身管家”。
凭借着出色的业绩,从警5年来朱俊源先后获得“梧州市公安局优秀民警”、2015年广西首届“最美青年卫士”、“2015年全区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织好“内外”两张网
丰业社区处于梧州市城区中心,辖区面积0.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万人。加上流动人口较多,管理起来并不容易。
近年来,朱俊源以警务网格化改革为试点,推行社区警务“一三五”工作机制,组建了一支由社区民警、专业辅警、网点义务管理员组成的社区警务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搭建“三化”(社区警务网格化、社区警务信息化、社区警务社会化)平台,实现社区警务工作全覆盖,推行“五联”(信息联采、工作联勤、工作法、矛盾联调、治安联控)工作法,形成社区服务管理整体合力。
社区推行民警和社工牵头,物建信息员、调解员、协管员、宣传员和督导员,强化网格管理员工作联勤机制。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在推行网格化工作中织好“内外”两张网,管好“围墙内”和“围墙外”治安,合力打造平安和谐社区。
“近段时间发现有陌生人经常光顾小区,请大家做好国庆节小长假期间的治安防范哦!”今年9月底,豪景尚都小区居民陈先生在“一街一警一微信群”发布了这条信息,民警朱俊源看见后马上把这信息向各治安防控队伍发布,并加强了巡逻。9月28日晚,近10名小区保安、治安志愿者合围抓获正在盗窃摩托车的2名疑犯。
通过“警社齐动、警企联动、警民互动”警务协作机制,丰业社区全面构建“社区民警、专业辅警、治安志愿者、小区保安、楼栋长”组成的“五位一体”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全力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前9个月,丰业社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4%,特别是入室盗窃、抢劫以及抢夺等可防性案件分别下降41.2%、51.7%和40.9%。
一点布控 全网响应
近年来,朱俊源借助推行“一街一警”警务机制为契机,在广西率先探索设立“治安瞭望点”。他从报亭工作人员、门卫、商铺等人群中聘请了20多名义务治安瞭望员,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平安社区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朱俊源还大胆探索建立“综治、治安防控交流群”“微矩阵”,创新以微信群开展巡防的“微巡防”新模式。通过让群众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群众成为综治、公安的微友,发动群众参与微信互动。
今年3月底,丰业花苑业主通过“一街一警一微信群”报称有一男一女打着燃气公司的名义,在小区里骗业主的钱,朱俊源接到信息后,马上和同事赶到现场将嫌疑人控制,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处理。
目前,朱俊源管辖的丰业社区共建了六个微信群,每天有1000多名居民微信守平安。截至今年9月底,群众通过微信群提供各类治安信息80多条,民警通过微信群普法50多次,为群众解决各种困难35个。今年以来,辖区没有发生一起恶性暴力案件,刑事案件警情数从上年的155起下降至91起。
做群众的贴心人
丈夫出差,妻子晚上要在公司加班,在幼儿园的孩子没人接怎么办?放宽心,朱俊源就变身“护幼管家”接回了孩子,并照顾得好好的;楼里两户老人起争执?赶紧的,朱俊源马上变身“民调管家”上门协调,让两位老人握手言和。
记者在朱俊源的工作簿上看到他的服务日程:
今年7月22日下午,灏景尚都小区2号楼的叶先生来电,说他和妻子出差在外可能要晚点才赶回来,不能及时到幼儿园接孩子,朱俊源就作为“护幼管家”将孩子从幼儿园接到社区,并一直陪伴到他父母回家。
8月中旬,由河东区冰泉东路搬迁到丰业社区的“空挂户”陈先生反映,由于户口还没有迁移过来,他6岁的女儿不能办理就读登记。变身“外事管家”的朱俊源了解情况后,马上与户籍部门沟通,在社区开设代办点,全程代办市内户口迁移工作。8月30日,陈先生准时从社区工作人员手中领过户口本。
……
点点滴滴,润物无声。朱俊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亲民、爱民、为民”的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李继远 谢学勤叶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