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的墙上公布的工作流程图
反欺诈专线坐席
96110反欺诈专线坐席民警正在接警
“警察警察,我被骗了280万,怎么办啊?”您别急,具体什么时候被骗的?怎么被骗的?”……10月17日21时46分,长沙70多岁的王大爷拨打96110报警,称当天下午接到一名“警官”的电话,说他涉嫌某案件,还被网上通缉。
好好的自己怎么就被通缉了呢?可当王大爷上网一看,傻眼了:果真有个“通缉令”,还是带公章的。再想到“警官”对他的个人信息了如指掌,王大爷不再怀疑,并在该网页上登记了银行卡、存折账号及密码。该存折保管着王大爷主要资金共280万,开通了网银并全部用于购买了理财产品,正是10月17日24时到期。
距离理财产品到期时间越来越近,王大爷越想越不对劲,再登录网银一看,发现自己的理财产品竟已被嫌疑人操作撤回。王大爷急了,立刻拨打96110报警。
接警后,湖南省(长沙)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以下简称反电诈中心)研判席民警第一时间指导王大爷修改存折密码并拨打银行客服挂失,通过入驻中心的相关银行客服快捷通道对该账号进行挂失处理。10月18反电诈中心民警再次回访得知,该笔280万资金已成功止付在王大爷自己账号内。据了解,这也是该中心自成立以来止付的最大一笔涉案资金。
两个半月,成功止付涉案资金460万余元
在反电诈中心的墙上,播放着警情统计的液晶屏格外引人注目,一组组数据不仅记录着受骗人的“血泪史”,也时刻提醒着反电诈中心民警的职责所在。尽管空间不大,这里却是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神经中枢”,无双休、无假日,不间断运转。
“反电诈中心所做的就是把涉案资金落地,及时帮助群众挽损止损,并为办案提供支撑。”据民警介绍,目前该中心内设反欺诈坐席、警情综合研判室、资金流坐席、信息流坐席、三侦工作室、宣传防范工作室。受害人报警后,反欺诈坐席立即进行初筛,录入报警人的银行账号、电话号码、受骗过程等,再由研判室来进行警情处置、案件分析研判串并、联系省市宣传部门发布防范预警等,驻点银行、银联和通讯运营商则承担查询账户、止付、关停电话号码等工作。
正是这种协作作战,反电诈中心帮助更多受害人保住了“钱袋子”。自8月10 试运行以来,截止10月23日24时,中心共成功止付银行卡数724张,成功止付金额460万余元,关停、拦截等处置嫌疑号码752个,成功阻断、协助劝阻113起,协助劝阻资金203万余元。
“黄金半小时”不如时刻警惕
同样遭遇这类诈骗,有的人却没能像王大爷这样幸运。“有的群众打来电话说自己前天、昨天被骗,甚至还有去年被骗的,这样时间越长,追回涉案资金的难度越大。尽管有‘黄金半小时’(如果群众被骗后能在半小时内报警,就可能追回大部分损失)的说法,但现在骗子越来越狡猾,有时几分钟内就把钱全部提走。”民警提醒,群众一定要时刻绷紧防骗神经,对任何转账付款的要求都多留个心、多加验证。尤其是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的案件涉案金额往往比较大,一旦上当受骗,就可能损失全部财产。
目前,长沙、永州地区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报警可拨打96110;其他市州(包括所属县市)暂实行96110与110特服号合并,归口110报警服务台受理报警。(刘一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