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这是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综治(平安建设)维稳工作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也是克拉玛依区连续四年保持“自治区优秀平安县(市、区)”称号的重要依托。
虽然克拉玛依区综治(平安建设)维稳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突破和良好成效,但致力于打造克拉玛依市平安建设“中心城区”的克拉玛依区始终没有停止创新突破的步伐。今年以来,该区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责任制保障为重点,精心谋划,加大投入,创新举措,破解难题,不断夯实基层综治(平安建设)维稳基础工作,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谋局点亮平安路灯
谋好篇、布好局,工作环节才能紧密相扣,工作流程才能运转通畅。克拉玛依区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研究、部署和推动。
今年年初,该区相继制定和完善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维护社会稳定预警、群体性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综治维稳考评奖励等重要机制,筑牢平安克拉玛依区根基。
3月11日,克拉玛依区高规格召开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会议,克拉玛依区区委书记王军在讲话中明确了平安克拉玛依建设的方向。会后,区委又多次召开常委会,谋划、安排各领域平安建设工作。该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认真督察和落实责任,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防控扎紧平安围栏
打击是拳,防范是网,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克拉玛依区按照“守住点、控住线、封住路、联成网”工作格局,全面加强街面、社区、单位内部、视频监控、区域警务协作和虚拟社会“六张网”建设,有效整合公安民警、协警、物业保安、专职联防队员、网格员、义务联防队员、楼栋长、单元长等群防群治力量,积极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防控体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平安建设重在基础、难在基层、活力在基层,该区以推进“互联网+”工作模式不断推进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维稳工作基层基础建设。今年以来,该区在原有基础上,又公开招聘了数十名专职视频巡控员。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便于管理、不留空白”的要求,每天保持有600多名警力不间断巡逻。目前,克拉玛依区线上、线下巡逻防控体系基本形成,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
该区还积极采取“人机互动”工作机制,不断规范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程序和制度,严格实行诉讼和信访分离;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稳定工作的重点,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入手,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完善社区矫正人员实时动态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时监控和定位管理。
创新输送平安活水
社会管理创新犹如平安建设的“源头活水”,创新做好了,社会治安环境自然更和谐。近年来,克拉玛依区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下足功夫,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平安建设工作。
今年以来,克拉玛依区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将就业帮扶作为教育转化工作的另一重要抓手,相继出台《克拉玛依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及管理(暂行)办法》及《克拉玛依区就业帮扶基地认定及管理(暂行)办法》,扩大了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范围,将问题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等)全部纳入其中。截至8月底,共认定帮扶就业困难人员126名,实现稳定就业120人,帮扶成功率达95%,成效显著。
在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同时,该区还积极探索公共服务社会化,在社会生活多个领域与社会组织之间实现了有效合作,以此来延伸社区工作的触角,夯实基层维稳基础,激活服务神经末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针对该区佳福小区、和谐家园小区的居民普遍家庭收入较低、大人务工后孩子无人看管等现实问题,积极引入社工组织——银河社工服务社参与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由政府购买服务,开办了“石榴花开”和“童心向阳”两个幼儿托管班,社区内流动人口学龄前子女免费参加。同时,还引入尚善社工服务社在寒暑假开办小学生暑托班,丰富流动人口子女的假期生活,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支持和好评。克拉玛依区始终秉承这种“关注民生,从百姓身边的小事做起”的工作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大大推动了全区和谐稳定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的发展。
如今,克拉玛依区正加快步伐,加倍健全平安建设机制,加倍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加倍酝酿平安建设创新点子。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平安克拉玛依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郭玉强 张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