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举行刑事执行检察案件卷宗归档仪式,在全国率先将刑事执行监督案件卷宗纳入诉讼档案统一管理。
长期以来,传统监所检察业务把监督工作作为事务性工作处理,对刑事执行违法行为不作为案件办理,导致刑事执行检察的典型业务工作“没有案件、没有立卷归档”。北京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从“办事模式”向“办案模式”转变,经过认真调研制定了《办理减刑、假释监督案件工作规范》等三个办案规范,规定了案件的受理、启动、审查、调查、收集证据、法律适用、期限、结案文书、处理、归档等各个环节的办案规范和办案流程,将刑事执行违法行为作为案件办理,同时制定了刑事执行监督案件立卷归档办法。
今年前9个月,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刑事执行监督案件996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检察意见书170份,全部收到执行机关的回函并接受整改,发出书面监督意见的数量同比上升了90%,执行机关回函率提升了36%。
参加归档仪式的北京市检一分院刑事执行检察官雷晓森表示,刑事执行检察办案模式和立卷归档,明显提升了检察人员的时效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了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提升了刑事执行监督的质量效果和检察公信力。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厅厅长袁其国和北京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高祥阳见证了刑事执行监督案件卷宗归档仪式,现场检查了部分案件卷宗。袁其国厅长表示,北京市率先实现了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从办事向办案模式的华丽转型,为制定全国性刑事执行监督案件办案规范和立卷归档工作提供了样板,希望进一步固化成果,扩大战果。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高祥阳表示,全市检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把“办事”向“办案”模式转变作为刑事执行检察“四化”的关键和抓手;要认真组织实施“三个办案规范”,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确保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转变取得实效;要继续深化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转变成果,强化保障建设,全面提升检察监督法治化水平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