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执行案件,让执行从一开始就不难,这是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面对“执行难”确立的目标。作为刚刚成立一年多的法院,该院自成立以来便把执行工作与法院建设工作同部署、同安排,从截“源”、合“流”、借“力”三个方面入手,形成了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该院共收执行案件38件,执结38件,执结率100%,实际执结27件,实际执结率71.05% ,累计执结案款1200余万元;其中中院指定26件,劳动仲裁申请执行4件。
截“源”,就是从源头上截住“执行难”。该院将执行关口前移,强化当事人自动履行义务,目前 170件已结案件中,只有8起进入执行程序,并全部实际执行到位,案件自动履行率达95.3% ,自动履行金额902万元。
合“流”,即坚持立审执“一盘棋”思想。在立案环节注重诉讼保全,保全率达 80% ;在审判环节降低执行风险,调解的案件以当事人先履行作为达成调解协议的前提,判决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就考虑到判决内容的可执行性;在执行环节守住执行底线,定期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
借“力”,就是向政策借力、向信息化借力、向党委领导借力。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微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公告等形式,在全区形成严厉打击“老赖”、维护市场诚信的社会氛围;通过执行指挥中心,统一调配、统一查控,提升执行工作效能;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形成化解“执行难”的合力。近日,在旧城改造项目中,该院积极争取办事处和村委支持,筹措资金800余万元,一次性执结22起退房退款纠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