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政法系统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
着眼“查病灶、补短板”解决突出问题
深秋的高原,寒气逼人。
10月24日,按照青海省委政法委的安排,全省政法系统“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推进会在西宁如期进行。
上午8点,青海省委政法委、省直政法各部门、各市州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负责人齐聚一堂,在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晓勇的带领下,前往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检察院、青海省女子监狱和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分局,实地观摩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
在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观摩团成员依次进入立案大厅、审判庭、会议室等,一边听讲解员介绍情况,一边翻阅相关资料。在审判庭,王晓勇向同行的城北区人民法院院长宋忠义详细询问了今年的受案数量、案件上升幅度和法官们平均办案量等情况。
宋忠义介绍,今年1月至9月,全院受理各类案件4459件,审执结3343件,收结案总数列全省基层法院第一位,绝大多数案件做到了“案结事了”。结合规范化建设,狠抓办案质量和效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做到了50%的案件在一个月内审执结,36%的案件在1至3个月内审执结,创造了轻微刑事案件从公诉到结案5个工作日、最短庭审15分钟的“北区速度”,还在全省基层法院率先建立了藏语、蒙语、手语庭审翻译人才库。
在会议室,记者随意翻开展台上的一册“审判执行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查找整改问题清单,看到里面列表详细记录着“存在的问题、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完成情况”,所有问题和整改情况在一本本“台账”里,记录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宋忠义对记者说,规范化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通过认真排查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初步解决了一些执法司法中存在的问题。
坐落在西宁城南新区的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检察院,现有干警56名,司法体制改革中,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入额检察官21人,司法辅助人员24人,行政人员11人。同时,11个内设部门整合为“三局三部一中心”。
检察长刘喜阳介绍,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启动以来,全院共排查梳理出执法办案不规范问题43项,已整改26项;在省市检察院开展的基层检察院建设评估中,反馈队伍建设、业务管理等方面问题306处,也已全部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时限,建立了整改台账,正在整改落实。
位于西宁中心城区的青海省女子监狱,以健全完善制度为根本,努力使监狱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迈进。
“通过照镜子、补缺陷、勤梳理、补短板,常反省、强措施等形式,新建制度21项,修订制度93项,绘制工作流程图197项,制定部门岗标178项,废止过时无效制度30项,简化不必要管理程序15项。建立完善监狱狱政、狱侦、刑罚执行、教育改造、心理矫治等31个部门台账650个。”监狱长史美青介绍说。
观摩中,王晓勇还向史美青询问了服刑人员食宿情况、心理辅导措施、劳动改造情况、奖惩措施等。当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监狱呈报减刑436件,件件准确无误,无罪犯申诉、投诉时,王晓勇鼓励史美青一定要把好刑罚执行关,确保执法公正、透明、阳光。
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分局以“人性化”便民服务深化执法规范化,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活动中,办证业务推出上门服务、预约办理、QQ咨询等7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办案中心分设的监控室、辨认室、讯问室等17个功能分室,对整个执法办案流程体系进行了优化改造;局属16个办案单位选配了专职法制员,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工作;积极探索执法岗位民警分级化管理,全员100%通过执法资格考试,其中52%以上民警取得了中高级资格。
在局长马旦正的引导下,观摩团详细了解了分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的工作流程。并在城东公安分局反恐应急演练中心,观看了辖区实时动态管理情况。
今年5月6日,青海省委政法委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全省政法系统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5个月来,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实现了开局良好。例如,青海省公安厅结合执法实际,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列明了19项主要工作任务和131项具体措施,并逐一明确牵头责任部门、第一责任人及重点内容、推进措施、完成时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查摆出突出问题18类,评查各类重点案件2200余件,梳理出司法不规范问题33项,为做好问题整改工作找准了“病灶”、瞄准了“标靶”;青海省司法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着力解决的21项突出问题,分类整改,并成立督导组,通过明察暗访等对全省8个市州和12个监所,提出整改意见167条,已整改落实85条。其他地区和政法部门也已经将存在的问题查列出来,并根据实际整改或制定了整改计划。
下午2点40分,全省政法系统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推进会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全省“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启动以来的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
王晓勇在讲话中强调,9月初,省委政法委对全省8个市州、23个县(市、区)的105家政法单位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总结梳理了取得的成绩,从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各级党委政法委和政法机关要在理性看待成绩、客观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深化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督导检查,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短板和弱项。各级政法机关要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相结合,强化基层与宣传引导相结合,努力提升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青海省委政法委《关于对全省政法系统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进展情况的通报》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政法部门共排查梳理汇总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洁等方面的问题760条,集中整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本报西宁10月25日电(本报记者 韩萍 本报通讯员 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