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甘肃省法院构建涉诉信访工作信息化新格局纪实

2016-10-25 16:17  来源:甘肃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体验零距离信访服务

  甘肃省法院构建涉诉信访工作信息化新格局纪实

  本网讯(通讯员 潘静虎文心)“一张嘴、一支笔、几张纸”,长期以来是法院涉诉信访工作人员的标配。由于资料不通、信息孤立,经常引发再次上访,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涉诉信访工作的要求。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甘肃省法院抓住了改变的契机。省法院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5年,全省法院涉诉信访案件总量以年均17.1%的速度持续下降,涉诉信访秩序逐年好转。

  面对面——让服务更贴心

  “我们会把刚刚登记的信息和处理结果都录入系统,只要您提供姓名和服务密码,通过12368热线或者直接登录我们的网上申诉平台,就可以查询到您所反映的问题及处理结果。”

  “开放式的大厅能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而且服务态度也好,上访登记的内容较为全面,之后再查询也方便。”刚刚从信访大厅反映完问题的张先生谈到自己的感受称,法官与自己面对面地互相交流,不像有的信访大厅是大玻璃、小窗口。

  在宽敞、明亮、具有现代化元素的信访大厅内,设有残疾人通道、电子触摸屏、电子阅报栏、电子叫号机、复印机、饮水机、水杯、签字笔、老花镜设施,给涉诉信访人营造了舒适、良好的上访环境。墙壁上悬挂的《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信访工作制度》、《院领导预约接访规则》等制度明确了当事人上访的权利义务。接访台上设有民事、刑事、行政、执行4个专业标识牌和咨询、第三方化解、处级干部接访3个标识牌,可以同时接访多名上访当事人。

  点对点——跨越空间的距离

  “远程视频接访,省去了我这老汉的长途奔波,能够让我坐在视频前直接和省高院的法官对话交流,向法官直接表达我的诉求,感谢法院给予我的方便。”通过视频,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法院视频接访室的70多岁的申诉人马某某对接访工作表示满意。

  目前,省法院均建成了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开通了与全国法院之间的点对点视频连接。信访群众既可以到一审法院进行远程视频接访申请,也可以通过网上申诉信访平台、来信、来访等渠道到接访法院直接申请,由接访法院统一排期后反馈对端法院。信访人在约期接谈日到对端法院进行视频接访。在视频接访后,及时建立视频接访台账,保证远程视频接访有序进行。

  2015年,省法院通过远程视频接访102案;今年以来,通过远程视频接访66案。远程视频接访使涉诉信访人由来省进京的“走访”,转变为在居住地基层法院通过“视频访”,足不出县区,可以直接向中院、高院、最高人民法院申诉,极大地降低了涉诉信访人的申诉成本,把涉诉上访人吸附在当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线连线——让沟通更便捷

  “丁零零……丁零零……”

  “您好,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

  清脆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地响起,4名坐席员繁忙有序地接听处理各类来电。自2015年7月省法院开通“12368”诉讼服务中心以来,这样的一幕,每天都上演在“12368”诉讼服务中心现场。

  省法院“12368”诉讼服务中心是集电话诉讼服务、网络在线诉讼服务、短信诉讼服务、手机APP、微信诉讼服务、微博诉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其中,省法院内设8个固定坐席,包括4名外聘接线员以及4名值班法官。全省17个中院各设2个固定坐席,负责各中院及辖区法院的电话诉讼服务。

  通过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群众可以进行诉讼咨询、联系法官、查询案件,举报投诉,接受心理疏导,反映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全省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截至今年9月底,“12368”诉讼服务中心接入涉诉群众来电共21957个,所有信息均做到了登记、办理、回复记录详细,回复率达100%,极大的方便了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活动,获得当事人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司法便民体现的是我们的责任担当,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让当事人发自内心地信任法院和法官。”省法院信访室主任王成强表示,“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当事人的权利依法得到保障,努力实现涉诉信访服务的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甘肃省法院供稿)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