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戒毒康复规范化管理;社区矫正有了“千里眼”,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实时监控;下载“法宣在线”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学法律……这些过去司法行政人员认为是理想化的事,现在已经变成现实。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司法局搭上信息化快车,使社区戒毒康复管理、社区矫正、法律服务和普法宣传等工作得以提质增效,司法行政工作迎来了智能化新时代。
信息技术为依托 社区矫正增质效
信息技术同样革新着传统的社区矫正模式。“我们自主开发了社区矫正电子监管设备,构建了市局、区局和司法所‘社区矫正三级综合管理平台’。”钦州市司法局局长农彦昌介绍,该平台不仅有“千里眼”,可以实时统计、采集、分析社区服刑人员定位信息;还有“警戒器”,能对各区局、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实时网上督查。
10月8日,记者从督查人员登录平台看到,灵山县太平镇社区服刑人员黄某在大山里,工作人员打电话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山上砍柴……
督查人员介绍说,从一张地图中,明晰每个区县社区服刑人员总数、待处理的报警数量。点击代表报警数量的红色图标,就能知道是哪个司法所、哪名服刑人员发生了何种报警情况,督查员便可据此迅速向司法所进行询问和查实,以实现高效的网络督查。“平台的应用不仅促进了社区矫正的精细化,也实现了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更好监督。”钦州市司法局开发的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位置查询、轨迹查询、圈选功能等三大功能。在全市司法系统信息监控指挥中心的数字化屏幕上,只要输入某服刑人员的手机号或姓名,屏幕地图上立刻标注出其所在的准确位置,还可通过设置某特定时间段,该时段内服刑人员的行动轨迹便一览无余;而在系统内圈定某特定区域,即可清晰了解是否有服刑人员进入过该区域。
除了有软件系统的助力外,手机的硬件也起到了支撑作用。对社区服刑人员用手机进行卫星全时定位,并通过蓝牙将其所佩戴的手环与手机相连接,当二者距离超过20米时,系统会发出分离报警,有效解决了因人机分离造成的脱离监管问题。全面依托该系统,司法行政机关便可对全区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历史和实时的监控,并将这些数据资料搜集储存,为防控再犯罪和日后侦破案件提供重要依据。
互联网+多平台 戒毒康复除心瘾
钦州市司法局开展多平台互动,把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抓好,指导灵山县筹建社区戒毒康复中心,该中心的建成目前是钦州市乃至全区第一个由地方独立筹建的司法行政社区戒毒康复场所。中心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可容纳200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现已接收近100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中心内设服务治疗点、食堂、心理咨询室、职培教室、生产训练基地等,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在中心内能得到脱毒治疗、医疗保健、法制教育和心理辅导;能通过就业培训、习艺劳动自食其力;接受中心协议式管理和家庭辅助式管理,保持断毒操守,戒除毒瘾。
在管理模式上,戒毒康复中心实行协议式管理及家庭辅助式管理,开展综合矫治。通过制定日常管理计划,合理安排法律知识、戒毒常识学习,开展心理辅导和职业培训,组织习艺劳动和健身娱乐活动,人性化教育管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接收对象与中心签订协议书,在经过一个考察体验期后,在中心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但离开中心必须经请假同意且有家属担保。开办家长学校,定期举行家庭会议,开展亲情互动,以修复其家庭关系。对社区康复人员进行“四包”帮教,干警、协警包干负责指定人员的生活内务、谈话谈心、思想教育、劳动改造;开展家访到村到户,组织爱心志愿者帮教,实施人文关怀。
“两微一端”新格局 普法学法触手及
为使法律知识宣传普及更加广泛、方便,钦州市司法局积极打造“钦州司法”微信普法公众平台,让法律知识的学习变得“触”手可及。
该平台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通过“以案说法”“法律常识”“法律咨询”“法律解读”等多种形式,对发生在群众身边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小知识、案例进行讲解推送,让广大手机用户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法律知识。同时,该微信平台还开设了线上线下互动功能,积极扩大普法工作的网民参与度。
该平台还将增设普法微视频及线上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模块,构建全方位的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平台,满足新形势下网络终端客户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为“法治钦州”建设添砖加瓦。
网络普法宣传早已深入人心。自2013年起,司法局就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和运用“互联网”,先后推出“钦州普法网”微博、微信、客户端,搭建起“两微一端”全覆盖的普法宣传信息化阵营,并通过图解、微电影、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法律知识的“播种机”,当法治精神的“布道者”。目前,“钦州普法网”两微一端粉丝数已达10余万,其中微信客户端累计发布1000余篇稿件,总阅读量已达1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成效。
此外,为顺应信息化时代日益习惯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的新特点,钦州普法办编制了覆盖全市的“法宣在线”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系统平台。该平台同样囊括了传统网站和“两微一端”,让相关人员学法时摆脱时空限制,有效整合“碎片”时间并精准学法,实现了“轻松点一点,学法用法尽在手”的信息化学法新模式。(吴国清 梁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