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国检察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构建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检察制度体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到会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延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敬大力等领导出席会议。
据介绍,专业委员会是经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根据《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关于设立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的通知》成立的,秘书处设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检察学研究领域首个从事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检察综合理论研究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敬大力在致辞中表示,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和司法保护制度有必要加强平台建设,探索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研究模式,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专业委员会将通过组织理事对未成年人检察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进行研究,加强信息交流与传播,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检察理论体系,促进未成年人检察学术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成年人检察、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完善。
在谈到专业委员会如何发挥职能时,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冀平指出,专业委员会应发挥人才库和思想库的作用,就未成年人司法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研究、研讨和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和规则制定,推进未成年人法学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力争将专委会打造成中国未成年人法学的研究重镇以及未成年人司法的一流智库。
曹建明检察长在讲话中要求,检察机关要坚持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以专业化建设为基础、以规范化建设为保障、以社会化配套体系建设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检察制度。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要敞开胸怀,广揽贤才,整合研究资源、凝聚研究力量、创新研究成果,为未成年司法保护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一个培育思想的园地,成为联系理论与实务的桥梁纽带,成为服务检察创新发展的智力支撑。
在随后召开的构建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检察制度体系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应当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建立未成年人警务、未成年人检察、未成年人审判等少年司法专门机构,形成完整、系统的少年司法组织体系;推动未成年人检察、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体系及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推动未成年人检察、未成年人司法理论研究,形成浓厚的少年司法学术氛围,为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检察制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全国19个省市检察机关从事未检工作的领导、同志,来自公安、法院、律师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媒体界的代表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计130余人参加会议。作者:张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