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炎热的夏季,深圳宝安法院的执行法官们开始了一场艰难而忙碌的“战役”——为积极响应最高法作出的“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庄严承诺,宝安法院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广东省高院“夏季执行大会战”的总体部署,适时启动以“惩拒执,清积案”为主要内容的执行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正式向“老赖”宣战、向执行难宣战,打响了解决执行难的开局之战。
13日上午,区委政法委、区人大法工委的相关领导和30名区人大代表走进宝安法院,参加“2016年夏季执行大会战”新闻发布会暨法院开放日活动。在新闻发布会上,宝安法院首次通报了“执行大会战”的成果和创新做法。
执行成果
结案率达到80%以上 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宝安法院作为深圳特区基层法院,近几年收案数有所攀升,执行案件数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执行程序是“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环”,关系到生效法律文书能否实现,关系到每一个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上,宝安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任强汇报了宝安法院为期三个月的“夏季执行大会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下一步深入破解执行难的有关部署。
大会战期间,宝安法院紧扣执行规律,采取“常规战术”和“攻坚战术”相结合的手段,一方面依托最高院“总对总”和深圳中院“鹰眼”查控平台信息化技术手段查控被执行人财产,另一方面还采取了“两个拳头一张网”的攻坚战术,执行工作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从数据上看,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执行工作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任强说,例如对拖欠十年抚养费徐某和对被判支付赔偿金消失十年的刘某,在抓获后直接进行司法拘留或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在强大的威慑效果下,他们主动迅速地履行偿还义务,这些历时近10年的骨头案得以妥善执行,每一个执行法官“跑断腿磨破嘴”,刚柔并济,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不仅是执行效果,宝安法院此次‘夏季大会战’基本实现了打击一批拒执‘老赖’、震慑一批被执行人、清结一批历史积案的既定目标,特别是探索、验证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执行新举措,既有短期成果,更有长效机制,为最终基本解决执行难打下了基础。”任强说。
特色模式
“判决+科技+诚信”模式破解法院“执行难”
今年5月,宝安区委书记黄敏在调研宝安法院时强调,要按照“判决+科技+诚信”的模式,通过信息科技来提高案件审判效率,通过宝安区诚信系统来解决执行难问题,将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者纳入区里建设的诚信系统,加大惩戒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此来破解案多人少、执行难的问题。
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宝安法院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在此次的“夏季执行大会战”中,宝安法院就充分运用了这样的模式。“我们采取了‘两个拳头一张网’的攻坚战术,‘两个拳头’即对妨害执行行为采取的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和对严重拒执行为启动刑事追责程序;‘一张网’即联合信用惩戒之网。”任强说,为配合“夏季执行大会战”的深入开展,宝安法院还加强了执行公开的力度,借助官方微信、微博以及新闻媒体等平台发布实时动态、典型案例、政策法规等,让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共识、共鸣,进而为宝安法院解决执行难赢得理解和支持。
区人大代表汪昌志在参加宝安法院的夏季执行大会战新闻发布会后非常感慨。他告诉记者,宝安法院受理执行案件一万两千余件,办结九千七百余件,可以说效率非常高。“宝安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经济纠纷、劳资纠纷,若其中被执行人不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话,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宝安法院的工作给了企业家、市民很大的安全感。”汪昌志说,希望宝安法院继续联合公安局、检察院,对老赖们严厉打击。
“‘夏季执行大会战’只是我们解决执行难的第一场战斗。”任强说,接下来,宝安法院将继续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拓宽财产查控渠道;积极探索执行新模式、新举措,用足用好强制执行措施;加快联合信用惩戒体系建设,进一步限制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完善公检法协同联动机制,保持对拒执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着力推进执行体制机制改革,深挖内部管理潜能。
攻坚措施
“两个拳头一张网”让“老赖”寸步难行
“在执行实践中,被执行人或其他人员以各种手段抗拒执行、阻碍执行、规避执行,甚至是暴力抗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性质很恶劣,有的涉嫌构成犯罪,社会危害大,严重损害了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对这类行为,常规措施已经不足以遏制,必须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任强说,在大会战期间,宝安法院共对47名被执行人依法采取边控措施,对46名拒执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对2名拒执被执行人予以罚款;公检法三家建立联动机制,签署合作协议,发布联合公告,形成查找被执行人、打击拒执行为的合力,期间共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9人,刑事审判庭受理拒执罪公诉案件5件,已审结3件;引导申请执行人通过刑事自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已受理4件拒执罪刑事自诉案,其中1件已开庭审理。在这些强力措施的打击、威慑下,其中有94名被执行人因此全额履行义务,11人部分履行了义务,总履行标的达2493.56万元。
宝安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随着宝安区“诚信大数据”建设进入快车道,法院联合信用惩戒体系建设也随之提速,其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惩戒之网呈立体式铺开,力求让长期拖躲逃的“老赖”“时时处处受限”,寸步难行。不但将信用惩戒前移,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还将对其进行“贴身”曝光,向他们工作单位及居委会甚至居住地张贴曝光通告,让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们是“老赖”,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对于公务员、党员等拥有特殊身份的“老赖”,向其人事主管单位通报失信情况,不但影响他们的评优评先,更严重的还将建议依法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大会战期间,宝安法院共将3499名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向深圳市征信系统推送涉诉征信信息5783条,在主流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75人,“贴身”曝光失信被执行人242人,“点穴式”惩戒有特殊身份的“老赖”3人,由于受到信用惩戒的压力而主动履行有57件,履行标的达181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