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辽宁大连法院强化涉金融案件执行确保金融资产安全

2016-10-14 19:53  来源:大连长安网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为了金融大动脉的通畅顺达

——辽宁大连法院强化涉金融案件执行确保金融资产安全

  近几年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金融纠纷执行案件大幅增加,2015年案件增幅达62%以上。而金融纠纷案件执行率的高低,事关金融资产安全和金融秩序稳定。大连法院积极探索和寻求破解金融纠纷案件执行难的出路和方法,打“组合拳”、出“硬招式”,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护金融债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助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据统计,2015年该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涉金融纠纷执行案件1496件,结案1234件,实际执结到位金额14.3亿元;2016年1月至8月受理涉金融纠纷案件2651件,实际执结到位金额12.2亿元。

  回应司法需求 为破解金融纠纷执行案件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

  “真没想到这个案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执结了,市中院的执行力度真大啊,我要为大连中院的执行工作点个赞!”大连某银行赵经理如此评价大连中院的执行工作。

  原来,申请执行人大连某银行与被执行人某公司债务纠纷一案,执行标的额及利息等高达6亿余元。今年1月25日立案执行后,大连中院执行部门统一协调,兵分三路,送达、查看现场、查封执行标的物同步进行,并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查封物的评估拍卖程序,在标的物经三次拍卖流拍后,经申请人同意,双方于3月31日自愿达成以流拍标的物抵债协议,6亿余元的金融纠纷大案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便成功执结,体现了金融纠纷案件执行的“大连速度”,有力地确保了金融债权的实现。

  “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赋予大连的战略定位,大连市两级法院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一战略定位,积极回应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司法需求,切实增强司法服务和保障能力、水平和实效。”大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周焱对记者说。

  为了促进大连市区域性金融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大连市先后出台了《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促进条例》,这些意见和条例的出台,迫切需要司法保障的及时跟进和保驾护航。对此大连中院党组高度重视,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为加快推进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提出了确保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15条司法服务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该院执行局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涉金融案件执行的意见》,从涉金融案件执行的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要求等方面,对该院15条司法保障措施中的执行部分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规制。与此同时,该院还对有关涉金融执行案件的评估、拍卖等制度规定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

  “这些措施的出台,为大连全市法院金融案件的执行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指导性的意见,对破解金融纠纷执行案件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大连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王远令如此向记者介绍。

  创新执行方式 激发内生活力

  “王经理,这个案子都拖了4年多时间了,你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对你今后的公司经营和个人生活都会带来很多不便,既然有这么个机会,赶紧把债务还了吧。无债一身轻嘛。”

  “那我们和接手单位商量一下看看吧。”

  “王经理,这可不只是看看的问题,而是应全力去做,不然法院还会对你采取进一步措施的。”

  “好,我们一定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这是大连中院执行局执一庭执行法官丛健与被执行人大连某市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一段通话记录。

  申请执行人大连某银行分行与被执行人大连某市场公司执行一案,执行标的额近4200万元,一直因多种原因使执行陷入僵局。当执行人员获知被执行人公司将由新的经营主体接手,并可能利用已被查封的房产、土地进行抵押融资的信息后,执行法官迅速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对被执行人及相关人员晓之以理、释之以法,最终促成由新的经营主体代为被执行人履行了全部还款义务,延迟了4年之久的执行案件终于一朝化解。

  对此,丛健深有感触地说:“在执行过程中,就是要思路宽一些,方法灵活一些。思路一变天地阔嘛!”

  针对金融纠纷案件执结率低、执行可挖潜余地小以及抵押物贬值风险大等特点,大连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不断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创新执行方式,在银行存款、房屋、机器设备等作为传统执行标的物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执行思路,妥善运用代清偿、依法拍卖公司持有的股权、股票,以及流拍抵押物、查封标的物、资产使用权抵债和以租抵债等措施,努力解决难以执行的金融纠纷案件。

  某银行大连分行与被执行人某企业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执行标的额一亿余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大连中院执行人员立即依法强制启动了对被执行人持有的某银行5000万股股权的评估拍卖程序,最终以9796万元的价格成交。此后,执行人员又多渠道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成功从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另扣划尚欠的400余万元款项,一起亿元执行大案成功执结。

  “实践证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只有不断扩大执行标的种类和范围,将一切可转让的有形、无形的财产或财产性权利纳入执行标的物的范畴,才能使一些难以执行的金融纠纷案件得以有效破解。”王远令在采访中谈到。

  强化执行力度 集中清结金融纠纷疑难执行案件

  2015年9月25日,一场集中清结涉金融执行案件的帷幕在大连两级法院徐徐拉开——

  在集中清结过程中,大连法院充分发挥执行联动机制作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统一调度、有计划地对金融执行案件集中攻克。大连中院院长周焱为此多次听取汇报和作出批示,再三强调一定要在实际执结率、执行标的到位率上下功夫,以执行成果体现责任担当。该院还成立了清结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与市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召开联席会,共商破解执行难题,同时与其建立长效协调机制,实现工作过程的无缝对接。全市法院对需要集中清结的每一起案件,一件一件“过筛子”,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结案时间和结案方式,并逐案明确责任人和负责人,实行责任倒逼。

  非常情况下采取超常规举措。该市法院综合利用强制评估拍卖,加快评估拍卖进度,对具备评估条件的案件要求10日内出具评估报告,以及加大财产查控、人员查找和对已查封、扣押被执行人财产的变现力度,缩短变现时间等超常规措施,合力夹击疑难复杂执行案件。

  活动领导小组先后6次召开现场和视频调度会,7次深入进展缓慢的基层法院进行现场调度。在抵押物流拍、申请执行人又不同意以物抵债的情况下,3次将涉执金融单位领导请到法院,协商化解方案,促其执行落地。与此同时,在集中清结过程中,依法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各种执行措施,有87名涉金融纠纷案件被执行人被纳入失信名单,并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型LED屏幕、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予以全部曝光,全面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并对其中12名涉金融纠纷案件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收获伴随艰辛,成就凝结心血。截止目前,在集中火力下,有83件需要集中清结的涉执行案件被成功攻破,实际执行到位金额2.5亿元。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