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山西太原娄烦:治县理政背后的“学法故事”

2016-10-14 17:09  来源:山西长安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10月12日,秋日傍晚的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城夹杂着淡淡的寒意,行色匆匆的人们陆续赶回家中拥抱温暖。当晚7时许,有一群人却在夜色的笼罩下,带着笔记本走出家门,走进县政府会议厅,参加每月一次的政府系统学法会议。

  “从今年一月份开始的娄烦县政府系统领导集体学法活动,目前已经是第十期了,可以说广大基层干部渐入佳境,学法用法的氛围日益浓厚。从本部门法律法规讲起,从所处县域县情讲起,从身边的典型案例讲起,主讲领导讲得深入浅出,听课的干部受益匪浅。”对于十个月的坚持,本次活动的倡议者,娄烦县县长李树忠感受到了变化,体味到了收获。

  本月的主讲人是娄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文物旅游局局长梁俊杰,他主讲的内容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解读。

  “娄烦是个文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县份,现今馆藏文物187处,不可移动文物205处,特别是诸如娄烦古城、高君宇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娄烦一张靓丽文化名片。结合我们娄烦人耳熟能详的文物讲解法律法规,可以让领导干部自觉增强文物保护意识,自觉维护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进而在工作中将文物保护统筹兼顾,优先安排,自觉让路,造福娄烦人民。”梁俊杰一语道出了文物保护如何在干部心里“生根发芽”的传播途径。

  梁俊杰因地制宜的法律解读,得到了在场干部的首肯。“原来我们总觉得文物保护只是一种自发行为,没想到法律法规将它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设计、同步规范,今后我们遇到文物保护事宜一定得依法、依规,否则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遗憾终生。”来自该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局的干部如是说。

  “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娄烦的历史文化血脉,他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应当成为我们全体干部的法律自觉和行动自觉,这样持之以恒,我们才能留下历史传承,留下青山绿水。”一堂文物保护的法律宣讲课,让国土资源局的干部由衷感慨道。本次活动的第二主讲人是该县分管脱贫工作的副县长王秀峰,他主讲的内容是国家、省、市关于精准脱贫的政策解读。

  “此番中央下大力气,超常规地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对我们娄烦县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我们只有用好政策,用对政策,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能保证真扶贫、扶真贫。”王秀峰的开场白直奔主题。

  “我们娄烦县今年的整村脱贫目标是56个村,重点是产业扶贫、劳动力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这些种类繁多的扶贫项目,必须依托强有力的监督举措,要让扶贫始终在制度的框架下稳步进行,始终在责任的范畴内充分运作。”王秀峰适时提醒在场干部,扶贫不能忘了规矩。

  “原来我们印象中的扶贫总是撒胡椒面,政策宣讲、制度完善不是很到位,导致扶贫效果大打折扣。这次宣讲让我们知道了扶贫首先得公正、公开,扶贫首先得依法办事。要把制度钉在墙上,把政策送到百姓家中,让干部在扶贫中保持廉洁为民,让群众在脱贫中得到实惠。”面对脱贫攻坚的重任,干部们深感法治讲座恰逢其时。

  李树忠县长告诉记者,“节奏慢一些,规矩少一些,人情大一些”,一度时期是娄烦干部留给许多人的普遍印象,它所折射出的是干部们法律意识不高,依法办事能力不强的尴尬。为了能在新形势下增强广大干部的法治思维,进而促进大家治县理政意识的提升,政府系统集体学法势在必行。

  他们就是要通过这种久久为功的学法讲座,“发出一个信号,形成一种导向,补齐一些短板,展示一个形象”,让法治这个信号,引领学法用法的导向,补上依法行政的短板,最终展示出娄烦干部凡事法治为先,处处与法为伍的崭新面貌。

  走出会议厅,已是晚上10时,屋外的寒意愈来愈浓,但大伙却用丝毫未减的学法热情,驱散阴冷,迎接温暖。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