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法治化、制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河北省承德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创新实行全员社区矫正安全管控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强化社区矫正安全管控工作,防范、控制社区矫正风险,有效避免和减少社区矫正人员漏管、脱管、虚管及再犯罪。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9804人,解除矫正7030人,在册2774人,再犯罪率仅为0.17%,为推进“平安承德”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增强管控意识,确保思想到位。承德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充分认识加强社区矫正安全管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按照“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总体要求,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第一要务和政治责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不发生重大恶性案件,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群体性事件和其他重大安全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制定管控目标,确保责任到位。承德市制定并签订了市、县、乡三级《社区矫正安全管控目标管理责任书》,逐级、逐人签字背书,奖罚明确,即:市司法局与县区司法局、县区司法局与司法所,市、县区司法局主管局长与社区矫正管理处(股)长,社区矫正管理处(股)长与每名工作人员,乡级政法委书记与司法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与每名工作人员逐级逐人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其中目标内容包括规范机构运行、实现专设专管法定化,规范调查评估、实现评估意见公正化,规范人员接收、实现有效衔接无缝化,规范两个宣告、实现人人告知明白化,规范多元教育、实现矫正效果明显化,规范电子监控、实现动态监管信息化,规范监督管理、实现行政执法严格化,规范安全措施、实现管控目标实效化,规范队伍建设、实现综合素质专业化,规范执法行为、实现责任追究制度化十个方面进行量化、细化工作任务和管控目标。
落实管控措施,确保目标到位。严格执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工作机制、采取管控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全面加强社区矫正安全管控工作,坚决做到“七个坚决防止”,即:坚决防止社区矫正人员脱管失控;坚决防止社区矫正人员实施严重恶性刑事犯罪;坚决防止社区矫正人员参与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社区矫正人员参与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社区矫正人员发生个人极端事件;坚决防止社区矫正人员实施或参与到市赴省进京非访事件;坚决防止社区矫正人员参与重大舆情事件,确保实现“收得全、管得住、教得好、矫得正、不出事”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