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加快振兴发展步伐,把营口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基地、东北亚现代化港口与物流重要城市,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营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宝东说,政法机关自觉把政法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和推进,不断强化法律服务保障,为新常态下的营口市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日前,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走访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理念助推民企
在营口市加快步伐打造现代化港口与物流城市的氛围下,今年,营口市人民检察院制定了《营口市人民检察院服务营口全面振兴若干规定》。细化了服务经济社会的30项措施,同时还制定了《营口市检察院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职能作用,努力为营口全面振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
9月21日,28位民营企业家受邀参加了营口市检察院召开的全市检察机关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上,民营企业家们你一言我一语对营口检察机关近年来在依法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点了很多“赞”。同时,围绕如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更好地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营口市检察院检察长王静春当场表示:“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检察机关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检察机关要自觉树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非公有制经济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探索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方式,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营口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比较大,营口市检察院提出牢固树立对民营经济“同等对待、同等服务、同等保护、重点帮扶”的理念,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平等司法保护,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组织开展集中清理、依法办理涉企案件工作,完善和落实“绿色通道”“零距离”服务等举措,引导企业通过守法经营不断发展壮大。
宽严相济维护和谐
营口市检察机关在实施宽严相济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对破坏经济秩序的职务犯罪毫不手软,今年已经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56件102人,先后查处了北方某工业股份公司赵某、盘锦某保险公司孙某、东北某工程公司李某贪污受贿大案。开展重点工程项目专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发出检察建议17份,全部被相关单位采纳。积极开展检企共建预防职务犯罪,联合营口港务集团公司开展了“警示教育预防活动”,检察官在港口摆放国企预防犯罪宣传板,以此来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
为了扩大检察院的服务覆盖面,两级检察院在机关、金融、企业等设立了检察工作站,为群众和企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两级工作站已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613次,受理群众诉求175件,化解矛盾纠纷80件。
以法化解经济矛盾
在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看来,人民法院在严格依法惩处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各类刑事犯罪中,更应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的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所以在营口快速发展经济的时候,营口法院规范金融秩序,维护金融安全,妥善处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审理涉“僵尸企业”案件,特别注重审理好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涉及的民间借贷、金融借贷纠纷案件,着力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有效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营口中院执行二庭在执行一件某区2亿元土地出让金的案件时,多次与该区政府协商沟通,成功执行,维护了房地产公司的合法权益。在执行工作中,破解难题,借力信息化建设,对失信人实施信用惩戒,发布8期失信名单。而营口中院积极引入专业诉讼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担保的方式为申请人排忧解难,完成各类保全案件427件,完成涉金融机构保全案件标的额20亿元,稳定了金融秩序。
为了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营口中院稳妥探索审判权运行机制,将原来的13个业务庭分解为25个合议庭,设立4个专业法官会议,统一裁判尺度,提出新类型案件指导意见。营口中院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注重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审判工作重大事项,研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同时成立了司法政务,法官管理、党务及纪律监察,司法事务三大委员会,实现了政务、后勤保障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
法官服务走进百企
营口中院根据营口的经济市场,出台了《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措施》,全力助推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为经济发展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持。营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宝东说,营口市两级法院开展“法官进百企”活动,营口中院走访企业143户,诉前解决案件38件,挽回经济损失5560余万元。这就是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支持经济建设的具体体现。
在营口,法官走基层、法官进企业,积极帮助企业构筑预防纠纷和防范风险机制,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通过访项目、送服务的方式,达到解难题、促发展的社会效果。据了解,仅营口中院在今年以来就召开法院与市(县)区,党委、政府和市派出机构联席会议13次,解决有关案件65件。组织法官到企业、工地、厂区、街道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28人次,进行法治宣传,帮助排查风险隐患,延伸审判服务职能,促进企业强化法律服务意识。
亮点
创新思维 延伸监督触角
营口市检察院打破传统的民行检察工作模式,积极探索服务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新方法。充分利用驻企检察工作站,延伸服务和保障经济发展触角,切实充分地履行检察监督职能。
驻某银行营口分行的检察工作站的检察官在工作中发现该银行欲将四起逾期未还的大额贷款作坏账处理,提出督促起诉意见,建议银行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挽回损失。
在检察院的监督下,该银行将这几家公司告上法院,检察机关提出督促起诉意见,在案件诉讼、执行环节为银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其中债务人大石桥某有限公司大额欠贷案件,以公开拍卖的方式,将该公司的抵债资产转让,挽回国有资产损失达3225万。
立体推进 便民“一站式”
前不久,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法院对诉讼服务大厅进行升级改造,新的立案服务大厅为当事人提供了便利。
这次改造按照立案接待、案件录入与分案、诉讼费收取、送达排期、保全以及速裁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模式全面升级。
当事人到法院立案后,无需再等待法院通知开庭时间,只要在当场立案后,立案工作人员将案件转入下一窗口,对案件录入信息和当场交纳诉讼费后直接分配主审法官,之后将案件转到送达排期窗口,由负责送达的工作人员向案件当事人送达开庭传票、排期开庭,对于保全和速裁案件,由大厅内专门窗口负责接待和处理;同时,在诉讼服务大厅设有滚动屏幕,将案件开庭时间、地点等信息在第一时间公开。而整个过程在二十分钟内可足不出户完成。通过立案资源的整合与统筹,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注重实效 服务园区企业
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检察院高新园区检察工作站对民营企业采取送法上门,以答疑解惑的服务形式帮助企业。
西市区检察院检察长高兵带领高新园区检察工作站检察官走进企业,认真做好与企业的沟通与协调,听取企业经济情况的介绍,并就建立与企业联系的长效机制,针对小金库和回扣问题,阐明检察机关的观点。由于督促各方面认真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维护了社会公共秩序。同时,帮助企业解决了困难,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政企联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