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遵循创新信息引领、中心主导、科室联动、纵横一体的工作思路
构建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立体防控体系
去年以来,怀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公安厅厅长黄关春提出的“研判预警、主动攻防,科学调度、扁平指挥”等警务实战指导方针以及市公安局警务改革总体部署,以推进交管工作结构性改革为方向,以构建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立体防控实战体系为主线,遵循创新信息引领、中心主导、科室联动、纵横一体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政府领导、交警主管、部门监管、企业主责、综合治理的“大交管”格局体系。
这一立体防控实战体系推动了怀化公安交管工作由传统粗放型警务向集约高效型警务、由被动管理型警务向源头治理型警务、由单打独斗型警务向合成作战型警务转型升级,取得了城区严重交通违法查处数、涉车刑事案件破案数、城区道路车辆通行效率不断上升,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交通安全隐患存量、重点车辆违法行为同比不断下降的“三升三降”阶段性成效。
去年8月以来,怀化市区主次干道车辆通行效率同比上升20%,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下降40%,全市未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
科学设置立体防控构架
组建防控中心、搭建实战平台、整合警力资源、三级共享共用
10月11日下午,怀化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胡长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交警支队的改革只是怀化公安改革的一个缩影。支队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信息手段,整合交管业务、信息数据和科室警力,构建了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立体防控构架。
一方面,组建防控中心。怀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安交管工作,将指挥中心单列出来,挂道路交通安全立体防控实战中心牌子,并建成现代化的防控中心指挥大厅,按照“按业务性质和工作流程划分功能区”的原则,指挥大厅划分为指挥调度区、缉查布控区、事故研判区等8个功能区。
另一方面,搭建实战平台。首先,突出车辆缉查布控和城市交通管理,搭建交通管理合成实战平台;其次,系统功能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向交管整体工作扩展,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立体防控实战平台;再次,根据需要开发系统模块,完善平台功能。目前,实战平台已建成扁平可视指挥调度系统、交通违法缉查布控系统、交通事故预防研判系统等7大应用系统。
与此同时,整合警力资源。他们按照“功能区与交管业务对应、科室警力与功能区对应”和“统一领导、统一保障”的要求,对主要职能科室警力进行实体整合,明确指挥中心、宣教科、交管科等10个单位为常驻部门,实行常态化的集中办公,负责功能区日常工作。指挥调度区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
此外,推行三级共享共用。实战平台实行“一级研发、三级共享”,即平台建设由支队开发,系统应用为支队、大队、中队(执法服务站)三级共享共用。规范系统权限管理,简化审批程序,最大限度向基层一线实战民警放权。横向上,打破“警种藩篱”,实现与其他公安业务系统高效共享;纵向上,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实战平台7大应用系统三级贯通。
着力创新立体防控机制
创新扁平可视指挥调度、交通违法精准查缉等7大防控机制
怀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实战、实用、实效的工作要求,建立“研判预警、扁平指挥,精确打击、合成作战,源头治理、重点管控,动态备勤、流程管理”的道路交通安全立体防控新模式,提升交管工作打防管治综合实效。
创新扁平可视指挥调度机制——以现代警务管理理论为依据,建立与交管警务实战相适应的指挥调度工作机制。他们按照扁平化的要求,整合通信手段,实现对大队、中队、执法服务站以及街面路面最小作战单元、一线实战民警的“一键式”呼叫和“点对点”指挥。按照可视化的要求,实现对现场图像、警务资源、车辆轨迹的动态显示和调用管理。按照实战化的要求,实行扁平指挥与层级指挥、中心指挥与现场指挥相结合,便捷有效地处理各种警情。
创新交通违法精准缉查机制——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强化基础信息应用,实现打击交通违法由过去“运动式”的上路检查向现在“常态化”的精准查缉转变。系统对通过电子卡口和视频监控的车辆,自动进行图像二次识别和数据分析比对,发现套牌、假牌、遮牌、无牌、逾期未年检等违法车辆,立即进行自动报警。同时,对违法车辆强行冲撞关卡的,调度“天网”系统监控资源进行视频跟踪,即时调度路面民警实施围追堵截。
与此同时,他们还创新交管警务合成作战机制、创新交通事故预防研判机制、创新农村交通动态监管机制、创新运输企业责任监督机制、创新特别勤务视频保障机制等5大机制。
“通过这一立体防控实战体系,怀化交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7大机制的建立与推行,破解了交通管理高产出、低效率以及工作量大、警力不足的难题,实现了科学用警、精准用警;通过搭建实战平台,及时发现了交通管理的工作“短板”,破解了交管措施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难题,交通管理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加强工作协作,推动了监管部门主动履行职责,破解了交通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畅的难题,部门履职水平明显提高。”怀化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奇勋说。(胡立强 邓棕耀 段世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