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枪迷”悄然变身“枪贩子”,在全国各地布局经销商、制造商,通过网络、快递将枪支配件销往全国各地……
这不是电影,而是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警方侦破的一起网络制造贩卖枪支案中的真实情节。
今年3月以来,沙洋县公安局工作专班从一条细微线索洞悉涉枪大案。在湖北省公安厅、荆门市公安局两级公安机关具体指导下,沙洋专班民警经营半年,辗转北京、上海、湖南、福建、广西、广东、浙江等20个省市,侦破了这起部督特大网络制造贩卖枪支案。
今天,沙洋县公安局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对外公布了侦破此案的详情。 “枪迷”化身“枪贩子”
今年1月,荆门市公安局通过网上巡查发现一条重要线索:张某通过网络向余某出售了大量弹壳、铅笔芯火药等物品,同时张某还声称有手枪出售。
3月11日,荆门市公安局将该线索移交沙洋县公安局立案侦查。该局迅速抽调刑侦部门精干警力组成工作专班,全力展开调查。
经一个多月侦查,专案组民警摸清了以张某为中心、涉嫌制售枪支弹药犯罪团伙的基本情况:湖北天门52岁的李某平为张某加工生产手枪、猎枪,29岁的湖北孝感人高某加工生产子弹。与此同时,24岁的广东肇庆人张某朗、从张某手中购买枪支弹药的鲁某杰等人也相继进入警方的视线。
4月26日,警方得到消息,张某手中有一把仿64式手枪准备出售。
专案组随即组织实施收网,抓获张某、李某平、高某、张某朗4名制造贩卖枪支弹药犯罪嫌疑人以及余某平等6名购买枪支犯罪嫌疑人,捣毁荆门屈家岭、天门、孝感等地制造枪支弹药窝点4处,收缴成品枪支21支、半成品手枪4支、半成品气枪1支、黑火药2公斤,自制子弹、气枪铅弹1000余发以及大量制造枪支弹药工具。
经查,张某系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某单位职工,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猎枪打猎。
张某对枪支非常痴迷,在当地小有名气。其认识了天门籍男子李某平,李某平对各类枪支维修及改装非常擅长。
在听说有人想购买仿真手枪后,张某便找到孝感籍男子高某购买654K气手枪,交由李某平改装,最终改装成仿64式手枪。
发现改装枪支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后,虽然明知涉嫌犯罪,张某等人还是铤而走险。
张某通过网络找到上家购买枪支相关零配件,再交给李某平将枪支制造、改装完成,最后由张某售卖。
最初,张某等人只出售猎枪、仿真手枪及小口径步枪,发现高压气枪市场需求较大后,张某又通过网络联系买家销售气枪。
与此同时,张某还高薪聘请张某朗制造各类枪支弹药,确保枪支和子弹能够同步销售。
至此,张某从一个疯狂的“枪迷”化身为销售各类枪支、弹药的“枪贩子”。挖出“地下枪工厂”
经审讯,张某交代了自己购买枪支配件的渠道及所售枪支去向。
由于涉案人员众多,相互之间又有着多次交易和千丝万缕的联系,且“买家”和“卖家”全部通过网络联系,没有案发现场,没有目击证人,给警方后续侦查带来极大挑战。
沙洋警方从全县抽调30余名精干警力充实到专案组展开攻坚。专案组兵分多路,分别负责追捕、收枪、审讯。
民警最终调查得知,张某所出售的高压气枪是从一个网名为“伊美”的卖家处订购,并锁定“伊美”为21岁的广东省廉江籍男子李某建。
5月5日,李某建在广东湛江落网。
据李某建交代,其是一名网络销售高压气枪代理商,在接到张某的订单后,便联系网名为“龙哥”的卖家,谈好所需高压气枪的枪身、枪管、气瓶等主要配件的价格,再将购枪人的地址发给“龙哥”,通过快递直接发货。
掌握这个线索后,专班民警当即对“龙哥”展开追查,并成功锁定其在湖南省长沙市活动。
6月初,专班民警在湖南株洲抓获正在进行枪支配件转移的“龙哥”张某红等5名犯罪嫌疑人,查获枪支配件2000余件。
经讯问,张某红供述,2015年12月以来,其在浙江省宁波市购买特种铝材,通过老乡符某云联系上宁波市一家机械加工厂老板冯某超,要求帮忙制作仿秃鹰气枪枪身及配件,再通过物流公司发往长沙。
张某红在长沙租用了3个仓库,专门雇佣4人,分成接单组、发货组和包装组,通过李某建等30多个代理商直接将枪支配件销往全国各地(除新疆、青海外),共售出高压气枪套件1500余套。
6月20日,公安部将该案列为部督案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集群战役。
6月28日,专班民警赶赴浙江宁波展开调查,发现冯某超已将工厂关闭。
7月12日,专班民警在上海浦东将冯某超抓获,其供述了为张某红加工6000余套枪身的不法事实。
与此同时,根据高某的交代,警方查明其上线“大管家”在广东深圳。
8月14日,在深圳市宝安区和平东路一出租屋内,民警抓获“大管家”谢某强等两名贩卖654K气手枪犯罪嫌疑人。
至此,“3·11”特大网络制造贩卖枪支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揭开制贩枪“谜局”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他们一般通过微信、QQ发布广告,对需要购买枪支或枪支零部件的网友通过QQ或微信联系,谈成生意后采取银行卡转账和支付宝系统付款,最后再到各类物流快递公司邮寄枪支或零部件。
为固定相关证据,专班民警从成千上万的快递单中甄别,逐一锁定分析。
警方还透露,该团伙在制造、贩卖枪支犯罪过程中,通过网络交谈时全用隐语,如仿美式“秃鹰”枪被称为“秃子”或“秃狗”,气枪称为“气狗”,枪管称为“毛瓦”或“水管”,气枪铅弹称为“狗粮”“粮食”,子弹模具被称为“母鸡”,枪身被称为“皮轨”。
通过此案,沙洋警方一举打掉制贩枪支弹药窝点6个,抓获涉枪违法犯罪嫌疑人35名,收缴各类成品枪支69支、子弹315发、铅弹3508颗、火药10公斤以及大量制造枪支弹药工具。
目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移送起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刘志月 李 翔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