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南省玉溪市综治维稳及平安建设工作以争创全国“长安杯”和争当平安云南“示范区”为目标,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新要求,主动适应玉溪市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解决一大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整体提升玉溪市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水平。
一年来,玉溪市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连续10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市,连续两届8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2015年,玉溪市又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齐心协力筑平安
玉溪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两轮驱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两者并重,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2015年,玉溪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先后5次研究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并将争创全国“长安杯”列入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报告,同时列为市政府狠抓落实的20件实事之一。市委书记、市长与9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和市级90家综治委成员单位一把手签订责任书,压实党政领导第一责任,狠抓层级主体责任落实,形成党委、政府负总责,书记、市长承担维护稳定第一责任,分管领导承担直接责任,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以及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高位强势推进平安玉溪建设。
一年来,玉溪市在暴力恐怖、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强了全面管控,积极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消除风险。2015年,刑事案件下降8.5%,命案下降13%,道路交通事故下降1.4%,火灾事故下降43.2%,群体性事件下降5.9%,信访总量下降26.3%,进京非正常上访人数下降84.6%。
同时,坚持创建惠民、创建利民,更加注重平安创建内涵,不断深化“平安县区、平安乡镇、平安村(社)”纵向平安创建和“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出行、平安林区”等23项行业平安创建工作,确保平安创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安全感、幸福感。
平安建设渐升级
在扎实推进平安玉溪建设过程中,玉溪市以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手段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让“数据”服务公共安全,让“技术”护佑平安建设,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截至2015年,玉溪市已在9县区74个乡镇(街道)的618个村和49个社区建立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搭建起了市、县、镇、社区(村)四级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工作平台和连接市、县公安局治安部门信息中心、玉溪市81个派出所网格化“6995”语音工作平台。
通过“6995”语音公众服务平台,社会服务管理部门和当地派出所除了可实时接收群众诉求信息和报警求助以外,还可以通过平台向群众发送农时天气、农产品价格、病虫害预防、自然灾害、治安状况等信息。“6995”语音公众服务平台,用简单便捷、快速有效的方式,将社会治理、综治维稳和服务民生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单位和每家每户,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玉溪在网格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建成了玉溪市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平台,借助卫星定位、视频动态监控、无线网络、电子地图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两客一危”、重型货运车辆实施“透明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监管部门和运输企业对车辆“看不见、听不到、管不了”的问题,切实消除了运输贵重物品、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等特种车辆和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管理隐患。同时,为切实提升治安防控的能力和水平,玉溪市在车站、爆炸物品仓库等42家重点单位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和掌握其治安状况。针对新形势下邮件、快递业迅猛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玉溪积极推动邮件、快件寄递实名制工作,全面落实收寄验视制度、过机安检制度,构建起“全覆盖、无盲区”的邮件、快件寄递网格化管理模式,消除寄递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更好保障。
玉溪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设置的多项功能模块,涵盖了综合业务、人口、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社会组织、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校园及周边安全、护路护线等工作,实现社情民意及时收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问题隐患全面整治、互助联防便捷高效,为玉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有力助推玉溪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玉溪市共划分网格6690个,配备有网格员8446名。共采录人口信息2424966人,运用信息系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515起,整治问题隐患165处,收集上报社情民意219条。
玉溪市将网格化、信息化无缝对接、协同推进,对平安建设工作精确定位、精准定责,有效提高了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成功打造了平安玉溪建设的升级版。
化解矛盾促和谐
2015年,玉溪市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加大对社会热点和影响社会稳定等不安定因素的分析研判,着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一年来,市级开展稳定形势分析研判24场次,各县(区)开展稳定形势分析研判430余场次,凡是通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事项,未发生因决策不当或未按规定要求落实化解责任而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同时,按照市委“七位一体”的工作部署,对49起影响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明确市级领导亲自牵头化解处置,目前已化解14起,其余得到有效稳控,矛盾纠纷集中清理和专项整治工作正蹄疾步稳、有效推进。
2015年,玉溪首家“第三方”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司——新平中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限公司成立。通过“第三方”对重大项目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必将对分析研判社会稳定风险,化解矛盾纠纷起到积极的作用。
多年来,玉溪市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积极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2015年,在巩固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劳动争议、农、林、水等行业调解组织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保险行业建设调解组织,在各保险公司建立12个调解工作室,并把调解工作室延伸到县区,妥善化解保险合同纠纷。同时,玉溪市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小区矛盾纠纷网格化调处机制的实施方案》,在1000户以上的住宅小区划分网格,建立物业纠纷调解组织,构建平安和谐小区。
一年来,玉溪市在着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的同时,还积极完善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衔接机制,整合调解资源,强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培训和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大调解工作格局。
2015年,玉溪市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4898起,调解成功33786起,涉及人数55558人,成功率达96.8%,防止民转刑91件264人,防止群体性上访156起6374人。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乡镇(街道)、难事不出县(区)、矛盾不上交。
社会治理出实招
一年来,玉溪市进一步整合资源,把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有效延伸到基层,不断夯实平安玉溪建设根基。在玉溪市开展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整合政务服务、政法综治、信访维稳等资源,搭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强化治安防控,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2015年,新平县桂山街道五桂社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被中央综治办作为典型经验,桂山司法所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易门县六街司法所所长徐鸿钦被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在夯实基层基础的同时,玉溪市各部门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大力推进和谐民生工程建设,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目前,玉溪市共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7.6万套,解决近6万人的住房困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6万户,实施38个美丽乡镇的规划建设。玉溪市还加大社会事业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建成面积72.8万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6.9%。
针对青少年犯罪,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流动人口和孤残流浪人员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突出问题,玉溪市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尽最大力量解决好这些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享有更多“获得感”,切实提升幸福指数,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015年以来,玉溪市综治维稳及平安建设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明显。今后,玉溪市综治维稳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用实际行动为玉溪市创建全国“长安杯”、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的魅力城市助力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