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通报,2015年至2016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共审查逮捕发生在城中村平房内的犯罪案件66件83人。
“城中村平房是城市的‘夹缝地’,因租金低廉,吸引了流动人口高度聚集,日益成为犯罪案件的多发地和高发地。”检察官分析发现,入室盗抢、性侵、制售假药等六类犯罪案件在该区域内尤为多发。
犯罪案件类型一:入户盗抢
入户盗抢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极为高发。城中村平房基础设施不完善,安全防盗设施也较为简陋,大量前科劣迹人员混迹在此,伺机通过撬锁、钻窗、溜门儿等方式,实施入户盗窃、抢劫等犯罪。
据统计,2015年至2016年7月,此类案件共27件30人,占总数的40.9%和36.1%。其中入户盗窃24件25人,入户抢劫3件5人。
案例:2014年12月12日至16日,刘某伙同付某、曹某先后窜至两个城中村平房区,采取撬锁、翻墙等方式两次入户盗窃,盗窃多款金银首饰及现金7000余元。
犯罪案件类型二:性侵
性侵妇女儿童类犯罪案件易发多发。此类案件共8件8人,占总数的12.1%和9.6%。女性租户和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幼女为此类犯罪的主要受害者。
案例:2016年5月27日3时许,戈某一路尾随王某到位于本市一平房大院的暂住地,趁王某忘关门之机蒙面持刀闯入,强行与王某发生性关系并抢走其现金400元。
犯罪案件类型三:非法销售有毒有害性保健品
在城中村平房,小超市小商店、成人保健品店成为有毒有害性保健品的主要销售地。此类案件共12件12人,分别占该院办理的销售有毒有害性保健品案件总数的18.2%和14.5%。
案例:2016年3月,董某伙同李某在本市一无牌号平房所经营的五金店内,通过非法渠道购买性保健品并对外出售,案发时被当场起获5盒性保健品,经鉴定均含有有毒有害成分西地那非。
犯罪案件类型四:赌博、开设赌场
城中村平房也成为一些地下赌场的重要藏身地。此类案件共9件22人,占总数的13.6%和26.5%,涉及赌博罪和开设赌场罪两个罪名。
案例:2015年7月至8月,冯某等人,在本市一无号平房大院内,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参赌人员以“百家乐”方式进行赌博,案发时被当场起获赌资24.9万余元,筹码折合35万余元。
犯罪案件类型五:非法行医
开设黑诊所实施非法行医犯罪案件均案发于此区域。此类案件共3件3人,占总数的4.5%和3.6%。大量外来流动人口聚集,给非法行医犯罪提供了广泛客源。
案例:2014年12月2日,郭某在本市一无号出租平房内,在未取得《医师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开设诊所看病,导致他人死亡。
犯罪案件类型六:制售假药、假烟
制售假药、假烟类犯罪案件占有一定比例。此类案件共7件8人,占总数的10.6%和9.6%。涉及非法经营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三个罪名。
案例:2015年1月至8月,王某某伙同王某,在本市承租的两平房内,存储假冒注册商标且伪劣的香烟并向外销售,案发时被当场起获26个品种2300余条香烟,价值113万余元。
2015年3月,徐某伙同张某在本市其承租的两个出租平房内生产假药,案发时被当场起获不同种类药片近6000瓶及商标、包装瓶、工具等,经鉴定所起获药片均为假药。
针对发生在该区域的案件情况,检察官认为,城中村平房已经成为六类犯罪案件“重灾区”。在此,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规避此类安全风险,以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管理规划。(张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