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上海:破解法律互联网难题在于团队、资本、模式

2016-09-27 15:58  来源:上海政法综治网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互联网+法律”不仅可以改变法律服务业生态,而且可以让更多人体验到法律服务的快捷与助力,让“依法治国”变成切实体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围绕法律服务业的新兴产业群体也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完善中国法律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前,“新生态 新未来—2016年中国新兴法律服务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此次论坛由上海市法学会作为指导单位,律新社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共同主办。

  上海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国平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杨力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互联网+”时代下,整个法律服务行业都在调整、创新和整合,“打破传统、强化创新”已经成为共识。新兴法律服务产业机构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助力法律服务发展,惠及民生,值得关注和扶持。

  林国平指出,论坛深入探讨法律服务产业的新生态、新未来,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和启迪,对于新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壮大和新兴法律服务产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林国平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加入法律服务行业,为新兴法律服务业的创新贡献思想和力量。

  天同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无讼”创始人蒋勇从创业探索发现的问题出发,分享了法律互联网创业的心得。蒋勇认为,当前法律互联网的创业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目前法律互联网对行业的影响非常弱,律师行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资本对法律互联网行业的关注度也不高,目前已经融资的项目占总平台数的20%都不到,而且很难见到大牌投资机构的身影;法律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稀缺,难以实现跨专业融合,总体资源投入不足; 改变法律世界的是“程序员+法律人才”,但是目前甚至有的法律互联网平台依靠外包的技术团队,因此技术上的突破并不多;70%多的法律互联网平台以为律师提供案源作为切入口,项目模式比较单一。

  蒋勇认为破解法律互联网难题的三个关键点是团队、资本和模式。团队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创始人的格局,与众不同的思维和长远的眼光。而团队创始人可能是未来公司的董事长甚至兼任CEO,在选人和用人方面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蒋勇指出,律师不是管理的行家,资本进入对于公司的管理是有益的,公司也能从资本投资者处获得更多的资源。法律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评估标准已经不再仅仅是用户数,更重要的是价值回馈。法律互联网不能简单照抄消费领域成功模式,应该抓住下一个风口——人工智能,从而更好地回归法律服务的本质。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