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到2020年,浙江杭州246个城中村将变身“都市新区”

2016-09-27 15:50  来源:平安浙江网  责任编辑:王贤臻
字号  分享至:

  9月26日,记者从浙江省杭州市建委获悉,在日前召开的杭州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首次例会上,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攻坚行动总体目标及2016年任务进展情况。会议标志着新一轮178个城中村改造攻坚战将打响,到2020年,杭州将基本完成主城区现有城中村改造。

  杭州市建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杭州市从1998年启动城中村改造,至2015年底,主城区246个城中村中有68个村完成改造。接下来的5年时间内,要完成改造任务的剩余178个村大多是征迁成本高、遗留问题多、资金缺口大的“硬骨头”,“既有操作层面的困难,也有政策层面的挑战,同时还有征迁安置‘清零’、资金筹措等一系列难题,完成城中村改造的任务数量和艰巨程度均大大超过以往”。

  据了解,新一轮的城中村改造攻坚战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改造178个村,其中,拆除重建139个、综合整治21个、拆整结合18个。同时对2015年底前已完成改造68个村进行“回头看”,未达到标准的村,在2017年底前完成改造。也就是说,至2020年,杭州主城区要基本完成改造246个城中村。至“十三五”末,杭州的246个城中村将华丽转身为“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都市新区”。

  城中村改造时,征收被补偿人如何安置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杭州市城中村改造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切实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逐步减少实物安置房建设,推行“1+X”综合安置办法,即原则上每户1套安置房,其余实行货币化安置的方式。这对于城中村居民来说,是利好消息,一方面有了更多选择权,同时也可减少拆迁户在外过渡的时间。

  与以往政策相比,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行实物与货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指标落地问题,鼓励采用货币方式落实留用地指标;以实物方式落实留用地指标的,宜采取多个城中村留用地指标打包方式落实选址,结合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为集体经济提供发展空间。这项新政策有效拓宽了留用地指标的落实渠道,既可拿钱也可拿地,同时多个城中村留用地指标以打包方式落实选址,可以改变以往“散、弱、小”的劣势,形成规模优势,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