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曹操“献刀”董卓的法律分析

2016-09-27 11:09  来源:山西长安网  责任编辑:周亚强
字号  分享至: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谋略不断,智慧无穷。鲁迅先生曾评论该经典:“欲写刘备之善而近伪,欲写孔明之智而近妖。”其实,整部作品中,孔明之外不乏还有其他人,亦能随机应变,运筹帷幄。

  历来对曹操最有名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原著第四回是“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董卓是大家憎恶的祸患,人人得而诛之,曹操欲将其杀死。但不幸的是,他差点穿帮了。原来曹操早已有了周密的计划,他屈身事卓并取得了董卓的信任,便是为了见机行事除掉恶贼。王允在家设宴,面对董卓欺主弄权,众人掩面痛哭,无计可施。此时,曹操抚掌大笑:“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曹操提议要借王允宝刀,入相府刺杀董卓,迈开了预谋杀人的第一步,尽管他要杀的是人人憎恶的奸贼。

  一天,曹操终于等来了机会,董卓命吕布挑选一匹西凉好马赠与曹操,却给了曹操单独下手的良机。曹操趁董卓卧榻休息,拔刀欲将董卓刺死,却不料董卓从看衣镜中,照到曹操在背后拔刀,便问孟德何为?恰逢此次,吕布牵马而至,曹操乃一代枭雄,拥有鸿鹄之志的他怎么可能在故事的第四回挂了呢。他反应快啊,马上持刀跪下,言“操有宝刀,献上恩相”。至此,曹操的行刺计划宣告流产。

  曹操向王允拿到行刺所用的犯罪工具宝刀,等于已经做了充分的犯罪准备。如果故事发展到这里,没了下文,那么曹操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但是作为实干家的他,又怎会在此止步不前呢?

  在行刺现场,曹操用刀刺杀董卓,已经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是由于董卓的察觉,客观上使曹操认为不可能实现杀死董卓的结果,从而被迫停止杀人行为,曹操原本计划好的行刺没有得以实现,他的行为属于实行未了的犯罪未遂。显然,曹操停止杀人不是犯罪中止,他并未主动彻底地放弃刺杀董卓的念头,而是由于董卓本人的察觉、吕布的到来,重重压力之下他才决定变刺杀为献刀,保存实力,蓄势待发。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是截然不同的三个概念。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犯罪没有完成是否出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中止是能犯而不为,未遂是欲犯而不能。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曹操欲杀董卓是因为董卓欺主弄权,激起公愤,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不能因为一些不遂人愿的事情而记恨某人,直至达到杀人的程度,否则法律不答应。以上几个法律概念,小伙伴明确了吗?(山西文水县人民法院 吴凡)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