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中开展以严厉打击拒执犯罪为重要内容的‘执行大会战’活动中,山西省法院共对1285起涉民生案、金融债权案和一年以上未结案‘三类案件’的被执行人采取了强制措施。其中,通过司法拘留、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及判处拒执罪达1308人次;通过强制措施后结案302件。同时,全省法院积极开展执行案款清理工作,共发放案款5.44亿元。”这是记者从山西省高院9月20日召开的全省法院执行申诉工作督办视频会上获悉的。会上重点通报了全省法院执行申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录入,以及执行案款清理、执行大会战和打击拒执罪等工作进展情况和下步主攻方向。
据悉,全省各级法院充分发挥执行指挥系统和网络查控系统作用,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截至目前,共查询案件37337起,控制金额51118万元;发布失信被执行人52791例,屏蔽3859例,有效地提升了执行效率。
执行申诉信访一直是困扰法院的一个难题。今年上半年,省高院采取逐案听取汇报、逐案督办与承办干警共同寻找化解途径的方法,化解了最高法院交办的35起信访案件。
执行申诉信访工作要强化源头治理。省高院要求全省各级法院从九个方面发力,即:树立能动执行信访理念;抓好执行申诉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执行申诉信访问责机制;强化执行申诉信访案件交办、督办制度;发挥涉法涉诉信访终结机制作用;建立完善执行申诉信访救助制度;建立以信访数量和信访问题化解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排名通报制度;建立完善科学的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探索建立执行申诉信访责任倒查制度。同时,还要将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作为常态化工作,秉持录入是常态、不录入是例外的工作要求,强力推进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录入工作。
山西省高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方剑锋强调指出,全省各级法院要提高认识,着力提高执行案件的结案率和案款兑付率,确保如期完成最高法院周强院长提出的“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任务;要把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既要坚决杜绝消极执行、胡乱执行甚至违法执行的现象,也要严厉打击各种无理闹访、非法缠访等违法行为,引导当事人正确运用诉权,合理、合法反映诉求。他要求,全省法院要多措并举,严格制度落实,高度重视最高法院、省高院交办的案件,特别是最高法院交办的案件,实行领导包案,限期反馈;要进一步做好执行案款清理工作,不留死角,坚定不移地完成清理任务,适时启动案款清理不力者责任追究机制;要加强上级法院对执行工作的监督管理,切实杜绝执行工作中的地方保护现象,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