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浙江台州:“民告官”见得到官 还有法援律师帮忙

2016-09-20 16:02  来源:平安浙江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说起“民告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难!告得赢吗?

  自去年5月1日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法院受理“民告官”案件137件,其中,裁定驳回起诉38件,占结案数的29.23%;原告主动撤诉、或经协调后行政机关改变行政行为后原告撤诉的共47件,占结案数的36.15%;以判决方式结案45件,占结案数的34.62%,其中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11件,占判决案件数的24.44%。也就是说,经椒江法院处理的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败诉的占了四分之一,这些案子里,百姓都赢了官司。

  百姓告官要见官

  在椒江法院行政审判庭,被告席上,“局长”面孔出现得越来越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渐成常态。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有出庭应诉的义务。一年来,椒江法院开庭审理78件次,共涉及84个行政机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共78人次,出庭应诉率达92.86%。其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区公安分局这3个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出庭参加了4个案件的庭审应诉。

  一家企业因工商行政登记一案将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告上法庭,认为该局的登记行为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请求法院撤销该登记行为。2次开庭,该局法定代表人於云国积极到庭应诉,该局工作人员沈海量担任委托代理人,庭上辩论理据充分、义正辞严。最终,法庭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行政机关胜诉。

  “一把手”出庭应诉,不仅体现在出庭出声,还前移至庭前对案情的了解关注,延伸至庭后对案情的全程跟进,积极配合法院做好争议的协调化解。“告官不见官”俨然已成历史。

  椒江法院还联合市区两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履行法院生效裁判、司法建议反馈和落实等机制,并将落实情况予以通报公告,强化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诉讼义务的考核评价。

  行政法援开先河

  “民告官”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椒江法院行政审判推行化解行政争议法律援助工作,于2014年底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化解行政争议的法律援助机制。

  因土地征用引起的补偿和拆迁行政争议,涉不动产拆除行政决定、国家赔偿、劳动争议、复议机关或法院认为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6类行政争议,当事人可自行申请法律援助。此外,承办单位比如处理的行政机关、复议机关、法院认为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经征询当事人意见后,建议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法律援助。

  去年以来,椒江法院已有13件行政案件的诉讼当事人获得了法律援助,其中撤诉5件。

  老吴快70岁了,某日在街头偶遇一青年殴打一老者,冲上去边报警边劝阻。警方接警后展开调查,老吴这才得知打架双方是一对父子。青年称被老吴打了一记耳光。老吴承认在劝阻中难免肢体接触,手可能碰到了青年的脸,并非有意殴打,且自己额头也受伤青肿。青年之后向警方提供了就诊记录和病历,称耳朵被老吴打伤致神经性耳聋。警方因此以老吴殴打他人构成治安违法为由对其处以罚款200元。老吴愤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这一处罚决定。

  法院受案后,为更好维护当事人诉权,向其发送法援建议函,老吴成功获得法律援助。在法援律师的疏导下,老吴激愤的心情平静下来。法庭上,法援律师释法析理,理性合理地表达了老吴的诉求。后经审理,法官认为老吴的行为性质应为见义勇为,值得保护,即使制止过当也不构成治安违法,警方对其处罚不当。后老吴撤诉,案件终结,法官向警方发出了《关于正确定性、保护见义勇为行为的建议》,得到了警方的采纳和反馈。

  创新举措提质效

  新行政诉讼法实施1年多,椒江法院受理“民告官”案件137件,较上年同期上升69.14%,行政诉讼案件量出现井喷式增长,政府、国土资源、公安、城建、市场监督等行政管理领域争议多发。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增多。1年来,椒江法院审理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或被告的案件有22件。

  椒江法院行政庭庭长邵丹说:“行政诉讼案件数量的大幅增长,倒逼政府及行政部门提升依法行政理念、提高行政管理和执法质量。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增多,促使行政机关自身纠错机制得以完善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为应对增长迅速的行政案件,椒江法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果。

  邵丹介绍,除了开展庭审记录改革,实行庭审全程录音录像,减少庭审记录争议的同时,法院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对法律关系简单、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经建议并取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后适用简易程序。“同时着力于调解,努力在较短时间内化解或平缓矛盾,争取良好的办案效果。”

  椒江法院还积极深化人民陪审方式,突破庭审的既有模式,由2名法官加上5至7名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适用于一些社会争议比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

  今年8月2日,椒江法院第一审判庭里,审判席上坐着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各一名,审判席的右前方坐着其余6名人民陪审员,开庭审理一起争议较大的行政处罚案件。因为案情复杂,庭审持续了4个半小时。经过证人出庭、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陪审员对案件事实证据及定性把握更加准确。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