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广州警方构建“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显成效

2016-09-19 16:40  来源:南方法治报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实有人口超过1600万。

  2010年,以广州亚运为契机,广州市公安局开始着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如今已趋于成熟。这套涵盖“警情信息、警务指挥、巡逻防控、视频技防、治安卡口、网络巡查”六个方面的体系,反应之快速精准,在国内亦首屈一指,如同一个“内外兼修”的“武林高手”,为广州的平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仅以今年为例,据统计,1~8月广州市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0.9%,其中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0%,拦路抢劫、飞车抢夺等街面侵财类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9.9%、37.4%;今年6月,广州市统计局对“平安广州”建设工作开展的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治安环境的改善认可度最高,对公共安全满意度达到95.7%。

  练外功

  “立体化”警力布防让安全看得见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广州的“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突发情况的反应之快速,仿佛天生就是为应急处突准备的。

  6月18日14时30分,在广州市白云区同和地铁站附近,一男子突然劫持一过路女子,大声叫嚷着“要80万元”。

  案件刚一发生,现场的视频监控已将画面传回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3分钟后,白云区公安分局民警赶到现场;5分钟后,该分局特警抵达。14时49分,正在荔湾区陈家祠周边机动巡逻、距离同和地铁站近50分钟车程的“羊城突击队”出发,10名突击队员分乘5辆摩托车,于15时15分抵达现场。14分钟后,人质被成功解救。

  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处副处长李胜强介绍,“羊城突击队”今年2月正式亮相,为广州警方成立的首支城市快速反应处突战斗队伍。这支队伍由广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抽调50名特警力量组成,统一配备性能优越、大功率的摩托车,以便能以最快速度赶往现场。突击队队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部分是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受过严格的体能和射击、攻坚、攀爬、索降等技能训练,其中不乏处突好手、破障专家等。

  实行全天候24小时勤务运作的“羊城突击队”,是广州应急处突的一把“尖刀”。一旦广州市发生恐怖袭击或重大暴力犯罪、个人极端行为等突发案事件,广州市公安局联勤指挥部可以直接对“羊城突击队”下达行动指令。受令后,“羊城突击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携带相关装备武器完成集结,并开赴现场,从受令到出发不超过5分钟。

  “羊城突击队”是为破解超大城市突发事件“难防范、处置慢”的瓶颈而生,是广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一环,诞生于“全方位防控理念”。而这个理念的基础,源于对每天投放在社会面警力的精准梳理。

  据了解,广州警方每天投放在社会面、包括民警和辅警在内的警力达1.1万多人。这样一支专职化的巡逻防控队伍,将广州划分为一个个“网格”,对重点部位进行全覆盖的巡逻防控。在中心城区、重点场所和人流密集场所,广州警方划分出80个应急巡防区域,采取守点、巡线、控面的勤务模式,每天部署特警力量与便衣力量,以基本应急处突单元为基础,开展跳跃式巡逻防控和秘密巡逻伏击。“路面上有警察在,可以更加有效地震慑不法分子,即使有案件发生,警力也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李胜强说。

  在加强社会面实兵巡逻的基础上,广州警方突破空间防控维度,启动警用直升机、无人机等空中巡逻机制和地铁进站全面安检,构建水陆空、地上地下立体化防控体系。此外,以外来人口管理、出租屋管理、治安重点地区整治、社区警务、群防群治力量发动等工作为延伸,广州警方将公安常态化管理、服务工作和治安防控工作结合,推动“巡逻+防控”纵深发展。

  一旦发生重大紧急突发案(事)件,“环市、环区、环街镇”公路治安查控卡点“三道防线”也会迅速启动,街面巡防警力将快速反应、层层设卡,开展查控堵截。今年以来,该系统破获涉车案件195宗,抓获涉案人员193名。

  聚内力

  “大数据”实现勤务“精细化”运作

  近年来,“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警方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其中,广州警方便是“大数据”应用的佼佼者,“大数据”也帮助广州警方实现了勤务的“精细化”运作。

  在“大数据”时代来临初期,广州警方便从信息供给警务渠道入手,将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信息化系统和数据高度整合,共享各类信息资源共500种300多亿条数据;同时,推行“警务+信息”战略,从信息“产生、运用、输出”入手,通过各类警务工作产生警务信息,改变以往信息单向供给警务活动的模式;此外,通过信息积累和再生产,在运用中实现信息流转“闭环”运作,为全市公安机关提供“按需定制”的打防管控全方位信息服务。

  2013年开始,广州警方在全国首推防控一体化勤务指挥体系。该机制以警情为主导,在警务信息的基础上,每两周对各区治安状况由高至低分别实行“红黄蓝绿”四色预警,对应启动“一、二、三、四”四个级别的勤务响应,响应级别每提升一档,要求增投10%的防控警力,从而达到“科学用警、动态管理、精准防控”的目的,有效实现警力随警情集约投放、措施随实战同步调整、绩效随责任捆绑落实的根本性转变,开创社会治安动态防控新局面。

  “就像天气预报一样,信息研判员根据每日、每周、每月的警情变化,会发布相应的预警,同时启动相应的勤务响应。”李胜强介绍。

  为了改变“打防脱节、各自为政”而造成警力浪费的局面,广州市公安局坚持“警情主导警务”理念,完善三级警情研判机制:以市公安局、各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整体研判为核心,以业务大队专业研判为依托,以派出所“三位一体”区域性警情研判为基础,构建三级警情研判机制,通过日、周、月、季度、半年及全年常态监测及实时监测,对发生的各类案件进行统计分析、研判和评估,有针对性地指导打防工作部署。

  在此基础上,广州公安联勤指挥中心成立,在传统警务指挥机制的基础上,由指挥中心牵头,宣传、网警、交通、消防等专业警种进驻实施联勤指挥,实行专职指挥长负责制,开展实时化、扁平化、专业化有机结合的勤务指挥,有效提升了指挥工作的总体联动水平。

  此外,广州市公安局还自主研发广州公安联勤指挥实战平台,实现指挥调度“一张图”作业,推动指令迅速传达、勤务实时督导、视频全程监控、舆情同步监测、业务警种垂直调度等工作机制,实现对突发案事件的扁平化指挥。在上述人质挟持案件中,广州公安联勤指挥部便是通过该平台直接指挥“羊城突击队”赶赴现场,对人质进行了解救。

  布“天眼”

  60万视频监控“实时化”视频巡查

  除了巡逻力量以外,视频监控也是市民最直接感受得到的安全保障。近年来,视频监控因其及时、准确、动态、直观的特点,日渐成为公安机关新的战斗力增长点。广州市公安局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依托,除了日常的打击破案外,还实施了“实时化”视频巡查,对重点目标部位、治安复杂区域开展实时监控,强化视频巡逻和路面实兵巡逻的联勤联动,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各类警情。

  据介绍,目前,广州全市共有约60万个视频监控摄像头、500多辆移动4G视频巡逻车,每天投入视频监看力量1300多人次,开展“实时化”视频巡查,并与实兵巡逻联动,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和快速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今年3月12日,海珠区公安分局江南中派出所在对辖内人流密集区域进行实时视频巡查过程中,发现江南大道中人行道有2名嫌疑人正在尾随路人实施扒窃,立即通过无线通信电台调度街面巡逻民警及便衣伏击力量进行堵截,成功抓获该2名嫌疑人。据了解,今年1~8月,广州警方依托各类视频技防手段共发现有价值线索4.2万条,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3万宗。在上述的人质案件发生时,警方便第一时间调取周围所有的监控视频,从而对案件现场有了直观、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指挥和解救打下了基础。

  在视频监控的建设外,广州警方还将“互联网+”思维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机结合,从而探索建立了人群监测与分析预警系统,强化人群密集场所和重要安保时期热点区域的治安动态管控。今年春运期间,受北方持续雨雪天气影响,部分列车不同程度晚点,导致广州火车站连日来出现大批旅客滞留现象。广州警方采用了人群监测与分析预警系统,并配备相应警力,将广州站滞留旅客成功分流,避免了人流大规模聚集、长时间滞留现象的发生。

  此外,广州警方积极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执行全国首批网警公开互联网巡查,对6800多个网站、网络社区开展全天候、不间断巡查监控,组织开展打击“伪基站”等专项行动,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今年1~8月,共查处涉“伪基站”案件61宗,抓获涉案人员84名。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