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7月31日在北京市率先落实“一村(格)一警”警务工作模式以来,怀柔公安分局已逐步实现与基层综治部门、村(居)委会、治保会的有效配合,较好地抓住了辖区主要矛盾,有效地提升了基层社区警务效能。一年来,337名民警共入户走访宣传近10万户,采集录入基础信息5万余条,化解矛盾纠纷近400件。
2015年,怀柔区率先启动“一村一警”试点工作。在社区警务模式的基本框架下,以派出所警力为主,选派派出所和机关业务部门有社区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强的骨干民警下沉到各村(居)委会。驻村(格)民警全面掌握所驻村基本情况后,承担起走访检查、宣传发动、警情通报、服务群众等工作。
每到下社区的日子,民警师连福都会早早地来到渤海镇派出所村警务室。查阅完最新的警务信息后,他带着相关宣传文件和社区民警一起前往农户家宣传。渤海所村有4个自然村、1900多户3800多口人,按照大村两警的配置方式,师连福和同事负责这个人口较为密集的大村。
自实施“一村一警”机制以来,他和同事们一家一户地走访,摸排各类线索,及时掌握辖区信息。他说:“我们下到村里是属地警力的补充,也能提高我们自身与百姓打交道的能力。”今年4月21日“春夏平安行动”以来,分局全体驻村(格)民警重点入户走访3万余户,检查出租房屋1万余户,搜集各类情报、线索700余条。
除了强化群众工作、整合综治资源、掌握社情民意,下派民警还是一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队伍。“去年,驻村民警们自己出钱捐助了一名贫困患病儿童,还通过朋友圈发帖帮助孩子募集善款。工作中他们配合村里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村干部张凤忠说。
一村(格)一警工作机制要求,所有包村包格民警无论职务高低,在社区(村)工作中均服从社区民警领导,既是社区民警的助手,更是社区民警的好搭档。
在龙山街道龙湖社区,记者看到了正在巡逻的民警张仲海和驻格民警姜仲春。说到一村(格)一警工作,在社区工作了8年的张仲海说:“工作上我们互通信息,一起巡逻走访,能帮助驻格民警掌握第一手情报信息;另一方面,多个民警一起巡查,力量也强大了,遇有突发事件,我们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下派民警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社区民警的才能也得到了激发。张仲海在工作中受自动播报设备的启发,在龙山街道的支持下率先在丽湖社区南北门安装了安全提示语音播报设备,提醒进出居民注意防盗、防诈骗,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充分认可。
“我区一村(格)一警工作开展一年来,真正实现了‘村村有警、格格有警、周周见警’的目标,提高了见警率、管事率,突出了村(居)委会的作用,辖区基础工作效能、民警善打硬仗的能力、做群众工作效果以及民警业务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怀柔分局副局长贾春明说。(张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