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警方未雨绸缪,全力以赴保障“两会”安全顺利举行
134个安保方案筑维稳“铜墙铁壁”
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在即,作为举办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警方为确保“两会”安全顺利举行,做了哪些准备?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随着国际会展中心新馆启用,今年“两会”场馆面积将达34万平方米,比原有建筑面积扩大了3倍,加上直达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南宁地铁1号线已于今年6月开通运行,人员、物品大量高速流动,今年“两会”安保工作在警卫要求、入场安检、交通组织、消防安全等方面均面临着巨大挑战。南宁市公安局变压力为动力,于今年5月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两会”安保工作指挥部,制定安保方案及应急预案134个,构筑安保“铜墙铁壁”。
记者注意到,今年南宁警方首次使用了人脸识别系统,也就是群众俗称的“刷脸”。进城人员在公安检查站接受检查时,民警通过系统在读取旅客身份证件信息的同时,即可完成旅客脸部图像与身份证件图像的比对,并给出判别提示结果。此外,检查忘记带身份证的群众时,民警通过“警务通”结合人脸识别系统也能很快进行核查。
“低、慢、小”无人机的监管,一直是国内外大型活动安保的重要部分,由于缺乏高科技手段,对于违反规定飞行“低、慢、小”无人机的行为,往往无法及时有效应对处置。为强化监管,今年南宁警方新购置一批最新型无人机驱逐、干扰设备,一旦无人机进入重点活动区域的,利用这些高科技装备强行阻断其控制信号,实施迫降,保障空中安全。
此外,南宁警方还新增了一批冲锋车,一辆冲锋车就是一个流动的指挥部,配备有270度摄像头等多种信息化装备,不仅可以对周边驶过的车辆自动拍摄比对,迅速发现嫌疑车辆、被盗车辆等,还能在街面上巡逻时,充分发挥指挥调动警力、快速处突等职能作用,大大提升警方应急处突能力。(曾屹崧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