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夏季火灾防控工作,切实做好消防宣传工作,不断巩固社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及消防能力,贵州省铜仁市消防支队本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精心准备,对“六类场所”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专项培训,大力构筑夏季消防安全“防火墙”。
公共娱乐场所。公共娱乐场所重点针对KTV、夜总会,消防宣传人员利用多媒体设施,首先为大家播放了近年来发生在娱乐场所的火灾警示片,加深参训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并结合本地娱乐场所消防工作的特点,通俗易懂地为大家介绍了娱乐场所火灾的特点及带来的影响。该支队从“四个能力”出发,结合发生在身边的火灾教训,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向大家讲解如何检查和发现火灾隐患,火灾发生时如何报警、如何使用消防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如何紧急逃生等消防常识,并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随后,宣传人员实地进行了灭火器材的使用演示,并鼓励大家动手操作,增强培训的效果。
宾馆酒店。铜仁市消防支队培训采取课堂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实践,抓基础、抓环节,全面开展实用、能用的灭火及疏散知识。在培训课上,为使员工能从中更好地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人员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员工们看了一些国内外公共聚集场所密集场所发生的典型火灾案例,以真实火灾案例进行说法,给员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深入剖析了消防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员工缺少基本扑救知识、引导人员疏散能力弱,是导致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再根据酒店、宾馆的实际情况,讲解了防火安全检查、119报警、疏散逃生、扑灭初起火灾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在实操演练期间,培训人员让员工亲身体验初起火灾扑救的正确方法。
医院。培训中,该支队消防宣传员结合卫生医疗机构特点,列举了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医疗机构及人员密集场所的造成重大伤亡的火灾案例,引起大家对火灾危害的重视,并利用发生在铜仁市各区、县的火灾案例,让大家认识到火灾带给社会、家庭的影响。同时,宣传人员还向大家讲解了医疗机构工作中的消防职责,并对消防安全常识、消防器材使用、如何查找身边火灾隐患、如何疏散逃生等进行了讲解,让医疗机构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消防常识和火灾扑救、疏散逃生技能,并通过他们将安全常识带回自己的单位进行二次培训宣传。
社区。该支队消防人员及消防志愿者在各小区内设立消防咨询台,摆放《火场逃生宣传单》、《消防安全三提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该如何正确用火、用电、用气等基本常识,讲授如何预防火灾、如何报火警、如何扑救初期火灾以及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安全疏散、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不断增强弱势群体的自防自救能力,提高整体消防安全素质,做到全民“知消防、学消防、懂消防”。
学校。针对中小学、幼儿园小朋友的消防知识缺乏、自防自救能力低等特点,该支队定期组织宣传人员深入校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以及校园火灾特点,通过课堂教育、校园逃生演练等形式,使全体师生对学校火灾特点、致灾因素和火灾危害有了更直观的了解,用实际操作让学校师生切实掌握灭火器等常用消防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防灭火常识及逃生自救知识,力争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
农村地区。该支队宣传人员深入村镇、农家乐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培训,重点围绕农村消防组织建设、农村消防安全管理以及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而展开。在讲解过程中,消防培训人员从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夯实农村“四个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说,并结合辖区近年来典型火灾案例,用生动形象的例子阐述了引发火灾的因素、火灾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扑救初起火灾。同时就目前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员结构以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为主,消防安全形势严峻的现状,提醒参训人员重视消防、抓好消防、落实责任,并着重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大对农村住户尤其是“老、弱、病、残”户的检查力度,确保消防安全。(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