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沧桑,十年巨变。福建省厦门市公证行业不断地成长、蜕变和壮大,一步一个脚印,屡屡创新,创下许多个“全省第一”乃至“全国第一”,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为法治厦门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公证业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提到公证,不少人会停留在电视上彩票摇奖公证的印象中,他们对公证工作不甚了解。事实上,公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5年,62岁的张大妈因生病急需医药费,便想到老伴生前留下7000多元银行存款。谁料,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她,要取钱须先办理小额遗产继承公证。于是,张大妈走进厦门市公证处政务中心服务窗口,递交了小额遗产继承的简易程序受理申请。
张大妈的儿子在外地打工,近90岁高龄的婆婆尚健在,两人均不方便到场办理公证。于是,公证员分别采取电话沟通和上门服务的方式,为张大妈办理了相关公证,让她及时获得治疗费用。
这是市民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小额遗产继承公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一些与老百姓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民商事行为,通过公证而具有了法律效力,可以有效明确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或引起诉讼。
十年来,厦门市7家公证机构的公证从业人员由原来的111名增至191名,其中,公证员由62名增至79名,仅增加17名。而全市公证业务量从2005年的30690件增至2015年的97163件,增加2倍多。服务方式也不断创新,由传统的“坐堂办证”向提供综合法律服务转变,代办服务、预约办证、节假日办证、上门办证等便民、惠民举措已普遍推行。
防范金融风险保障信贷安全
2014年1月,某银行厦门分行发放给厦门某公司贷款人民币300万元。2015年1月,该笔贷款到期,债务人未予清偿。双方在2015年9月就清偿上述贷款达成《还款协议》,并向厦门市鹭江公证处申请办理赋予《还款协议》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到期后,该公司仍未还款,银行便持鹭江公证处出具的执行证书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厦门某公司考虑到被强制执行可能遇到的诸如拍卖成本、成交价格等不利因素,主动提出执行和解。借贷双方很快达成和解协议,厦门某公司最终依约清偿了全部欠款及利息。
为进一步发挥公证在防范金融风险、保障信贷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2016年1月,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福建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等多家单位联合下发《关于为我省金融改革创新,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公证法律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公证机构在法定公证事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法定效力,为金融改革创新,防范金融风险服务。
目前,公证在金融领域可办理的业务包括各类金融合同公证服务、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服务、办理签名、印鉴公证服务、提存公证服务等。
拓展服务领域助力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3月,厦门市公证处应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申请,指派经验丰富的招投标公证团队对海沧隧道主体工程招投标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公证。
历时四天,公证团队以审慎、细致、踏实的作风投入评标监督工作,交出一份无愧于政府与人民信任的答卷。
随着社会对公证业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厦门市公证行业找准服务定位及切入点,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法律服务,先后多个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办理了公证,为全市重点工程、重大经济事项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据悉,十年来,厦门市公证行业共参与建设工程项目4000余个,涉及标的金额超过3500亿元。
在不动产交易领域,有的公证机构还发挥法定证据效力,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为不动产交易搭建了安全交易的平台,确保不动产买卖、继承、赠与等活动的合法性、安全性、有序性、便捷性,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创新涉台公证服务 为两岸企业解难题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涉台公证已成为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涉台公证服务中,全市公证行业开辟了涉台公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服务的“三优先”原则,积极为台胞提供法律服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台胞,可享受免费公证法律援助服务;在厦生活确有经济困难,但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台胞、台属,可申请减免费用。针对台湾高校招收内地学生赴台就读,涉台公证数量在短期内剧增的情形,我市公证机构灵活变通、特事特办,实时跟进公证书副本的寄送进度,确保每位赴台学子顺利办理赴台入学手续。
台湾富邦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大陆富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因两岸保险理赔业务发展,需要续签《服务合作契约》。由于前序契约届期已满,若新契约不能在短时间内以公证书形式送达台湾地区取得相关机关核准,可能导致双方合作中断及保险理赔服务停滞。大陆富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向厦门市公证处求助,请求尽快给予办理《服务合作契约》文本相符、法人授权委托书、法人营业执照等若干项公证。
了解情况后,市公证处迅速派公证员接待并承办业务。市公证处通过福建省公证协会及时与台湾海基会法律服务处进行沟通,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公证员一边以传真加电话的方式向省公证协会核实当事人提供的台湾地区公证书等文件;一边加班加点,办理好相关公证书,以传真方式将公证书发给省公证协会。随后,市公证处又将公证书副本以特快专递方式寄给台湾海基会。厦门市公证处热情高效的服务,为两岸企业合作运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赢得当事人的由衷感谢。
提高服务水平办理“铁证”文书
公证行业今后的出路在于何方?对此,福建厦门市司法局局长叶勇义告诉记者,要改革创新。
在他眼里,厦门市公证行业一路走来,为什么可以走在前列?这都源于创新,因此,要继续融会“创新”二字。
叶勇义说,目前,公证行业的传统业务受到很多挑战,我们既要看到危机和挑战,更要看到危机当中所蕴藏的机遇。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对一般人来说是危机,但对创新者来说,恰恰就是机遇。我们面临着传统业务的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新领域需要去开拓。我们要继续发扬敢于创新、敢吃螃蟹的精神,继续往前探索。
他说,公证行业是法律服务行业,“服务”二字是立身之本。因此,要突显“服务”二字,提高服务水平。要紧紧围绕广大群众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打造更多“适销对路”、务实管用的法律服务产品,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的有效供给、精准供给水平。
叶勇义认为,公信力是公证行业的生命线。对于公证行业来说,质量的要求是终身的。只有像法院系统提出的“把每个案件办成‘铁案’”那样,我们把每一件公证文书都办成“铁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公证人员,要有这种办“铁证”的自我要求;作为公证机构,要加强执业的监督管理;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也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监督指导,从而真正把每一宗、每一件公证都办成“铁证”。(江海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