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日前,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案件执行工作总体情况,介绍了全市法院破解执行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7月31日,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18124件,标的13.75亿元,清理率38.94%。其中,执结有财产案件1261件,占有财产积案的62.06%。1-7月,全市法院执行积案清理率在全省法院系统排名第二,实际执结比在全省法院系统排名第四。
在清理执行积案行动中,之所以取得如此突出的成效,得益于南平市两级法院积极探索新时期反规避执行的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打好执行“组合拳”,力促破解“执行难”顽疾。
在财产查控方面,南平法院实行司法网络查控与人工查找并举,对所有清积案件全面开展存款、房产、土地、车辆、股权财产“五查”工作,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启动财产处置程序,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与公安、检察机关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如有被执行人拒不配合法院执行,法院可依法使用查控、拘留、罚款等措施,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在“老赖”曝光方面,南平法院搭建了全方位立体曝光平台,除了在法院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平台集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彩色清晰照片、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涉执款项等信息,还加强与媒体合作,在闽北日报、南平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并在闹市区LED显示屏、电梯视频投放“失信曝光”广告。截至目前,全市法院立体曝光失信名单3298件3817人,527人迫于威慑力主动履行了义务。
“针对财产难变现问题,我们创新网络拍卖模式,构建了‘互联网+执行’工作模式。”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蔡章辉介绍,南平法院已在淘宝网开设网络司法拍卖交易平台,各法院也在探索网拍按揭贷款、微信发布网拍快讯等举措,大幅提高财产变现率和溢价率。
此外,针对执行积案中,有部分案件存在一方面被执行人无执行能力、甚至下落不明,而另一方面申请执行人生活困窘,急需判赔资金治疗伤病、维系生活,南平法院努力扩大司法救助对象,将生活确有困难的被执行人纳入司法救助范围,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向65名困难申请执行人发放司法救助金84.15万元。(林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