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大街小巷、车站码头、街道社区,他们的微笑随处可见
志愿者成为这座城市最好的名片
这是一群身份各异的人,他们分布在杭城各个角落,因为一个共同的名字被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志愿者”。
在杭州,志愿服务早已成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大街小巷、车站码头、交通路口、文博场馆、街道社区,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用实际行动拥抱G20,用热情服务欢迎中外来宾,也用一张张笑脸和一个个暖心举动,勾画杭州这座城市的温暖印记。
把指尖艺术传递分享给每个人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内,把前晚留下来的纸屑稍作清理后,方建国抿了一口茶,再看看手机里的时间:“嗯,刚好9点。要开馆了。”
作家王小波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对61岁的方建国来说,剪纸,就是他的诗意世界。
方建国剪纸已有30个年头。这30年里,他用一把刻刀、一把剪刀和一双巧手在纸上呈现了万千世界。得知G20峰会要在杭州召开后,方建国花了两个多月,完成了一幅题为《杭州欢迎您》的剪纸作品。作品中,方建国创作出了自己心中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断桥等著名景点被取其精华融进图案里,用活灵活现的小猴表示猴年,此外还加了绸带代表丝绸之路,并嵌入“G20、2016、China”的字样。一张剪纸里包含了各种杭州元素,再与G20相结合,让人啧啧称奇。
不过,比起让作品跃然纸上的兴奋感,方建国还有一份使命感:让剪纸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从2010年开始,他成为杭城的一名文化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把剪纸这个“诗意世界”传递分享给每一个人。
文化志愿者的工作并不轻松。除了要定期免费开展文艺课程,各种节假日里,他们还要奔波于各类公益活动进行才艺展示或演出。有一年国庆节,方建国现场剪纸免费赠送,当天创下了一天剪300张的记录,手上甚至被磨出了水泡。当别人心疼他时,他只是笑着说:“任何事情,要坚持下来都是不易的。”
坚持下来不易,但在杭州,却有很多人在这样坚持。方建国一边挥舞着妙手一边说,像他这样的文化志愿者遍布在工艺美术馆、运河博物馆、科技馆等地,长期开展着文化宣传等活动。而他,只是两千分之一。
用青春微笑讲述杭州故事
除了文化志愿者,杭州还出现了一批G20峰会会场志愿者——“小青荷”。
“青荷”,音同“亲和”,指志愿者具有亲和力,“荷”音同“和谐”的“和”,还指志愿者为社会和谐、城市文明贡献力量。用西湖里随处可见的荷花来代表志愿者,形象生动贴切。
“请问哪里有游览车可以坐?”
“您好,游览车遍布景区,招手即停,上车买票即可。”
青青草地边,一个木质飞角的小房子迎湖而建,小房子前的一问一答清晰嘹亮。这里便是柳浪闻莺公园内的西湖志愿服务微笑亭,也是西湖边成立的第一个微笑亭。从2010年8月8日起,每一天都有志愿者在此守候。从上个礼拜开始,这里迎来了一批“小青荷”。
来自浙江大学的肖子夏和王鸿阳就是其中的两名“小青荷”。他们在柳浪闻莺微笑亭热情地为市民、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文明倡导、翻译讲解等服务,套用现在的网络金句就是“本就有青春无敌的高颜值,却偏要用服务赢得掌声”。
来自四川的肖子夏始终透露着江南小女生的婉约,甜美的笑容甚至吸引了游客提出与其合影的要求;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王鸿阳身高近1.85米,但每次小朋友前来问路,他都会特地蹲下来耐心讲解。柳浪闻莺的这三尺岗亭成为了展示志愿者风采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市民想要为杭州这座城市贡献自身力量的新途径和新载体。
“我是杭州人,志愿服务让我更热爱杭州。我会努力把知道的杭州故事告诉更多的游客。”王鸿阳说,“G20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们要用真诚的笑容、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杭州,让志愿者成为杭州最好的名片。”
让杭州成为一座更有温度的城市
从方建国到肖子夏、王鸿阳,从文化志愿者到“小青荷”,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出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走进武林路地铁站口,有“小青荷”为您指路;来到中山北路屏风街路口,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每周六固定为市民免费修车,这一干就是25年;再到附近的建国中路,一到早上10点,顾大伯的免费凉茶摊准时开张……
杭州景美,志愿者更美。从1993年的保护西湖绿色行动至今,杭州志愿服务工作经历了24年的发展历程。这24年里,杭州的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全市所有社区都建立了志愿服务站,方便市民注册成为志愿者,每年约有近20万人次享受、参与家门口的志愿服务。目前,杭州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达156万人,志愿队伍23000余支,社会组织6500余个。
特别是自2015年12月峰会志愿服务工作启动以来,杭州市新增注册志愿者52万。2015年12月至今,已有超过100万名城市志愿者开展“志愿平安”“志愿文明”“志愿旅游”“志愿关爱”“志愿生态”“志愿国际”“志愿文化”等志愿服务行动。其中在“志愿平安”行动中,杭州团市委与市综治办联合开展了“人人参与平安护航G20”志愿服务活动,动员75万平安志愿者为峰会保驾护航,涌现出一大批典型志愿者个体和群体,广泛开展平安宣传、义务巡逻、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在这些志愿者心中,为社会奉献、为他人做点事,才算不浪费时间,日子才算是过得有价值;也正因为这一群人的存在,杭州成为一座更有温度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