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干警多岗位锻炼,宣传骨干稳定难,队伍管理遇到“会干的不想干、想干的不会干”,怎么办?
新媒体工作起步迟,专业人才短缺,官微粉丝少、微文阅读量低,全媒体宣传推进难,如何解决?
受“小富则安、小进由满”观念影响,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现象,羊群效应形成难问题怎么破解?
……
面对问题,福建省三明市检察院党组主动适应“互联网+”检察宣传需求,从创新检察宣传队伍管理机制入手,推进新媒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筑多元化多层次传播格局,充分激发宣传队伍“洪荒之力”,取得明显成效。截至8月16日,该院全媒体检察宣传工作位居全省同行前列,全市检察机关新媒体微文被省级以上官微采用108条。
拧成团结拼搏“一股绳”
如何既满足检察宣传骨干多岗位锻炼愿望需求,又确保具有新闻写作特长的干警热心检察宣传工作?三明市检察机关从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入手,强化对专兼职队伍履职情况的动态跟踪考核,积极构筑全员宣传格局。
“我们牵头组建一支由206人组成的专兼职检察宣传队伍,使之辐射市县两级检察院各内设机构,延伸检察新闻宣传触角。”三明市检察院负责人介绍,通过采取“1+N”骨干带徒的办法,实行“一对一”“一对二”或“一对多”的点对点结对帮带措施,帮助干警提升新闻线索捕捉和新闻稿件写作能力。
同时,明确专兼职检察宣传员亮岗履职标准,要求专(兼)职宣传员每人每年必须完成相应的媒体新闻稿件,细化“优秀检察宣传员”评选条件,每年开展一次评选,激发干警参与新闻宣传积极性。201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有30名干警获评“优秀检察宣传员”。
凝聚创新创优“一条心”
为更好地适应新媒体宣传需要,三明市检察院党组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创新创优措施,致力解决官微粉丝少、微文阅读量和微文传播面窄的问题,提升新媒体影响力。
“新一期的微信文章已出,欢迎大家阅读点赞分享,有好的建议意见可以留言和小编交流……”这是三明市两级检察院联络群里活跃的一幕。为了扩大新媒体微文传播范围,提高新媒体微文阅读量,该院通过建立微信小编群、人大代表联络群、巡回检察微信群、政工干警群、专兼职检察宣传员群和业务条线群等,发动干警参与新媒体微文分享工作,致力解决新媒体微文传播缺乏“邮递员”的问题。
对新媒体宣传工作来说,赢得“粉丝”便是赢得天下。为了扩大官微影响力,三明市两级检察院领导和办案人员,在下乡办案或外出办事时,积极化身“代言人”推广检察院官微。此外,市检察院还与国税局联合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利用市检察院官微平台,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的普法教育,提升检察院官微粉丝;与三明农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职业中专学校,联合开展以“学法赢流量”为主题新媒体微文普法进校园活动,强化在校生法治教育,提升检察院官微粉丝数量。
“满足新媒体受众阅读习惯,提升微文编辑质量才是提升官微影响的根本途径。”该院负责人表示。为此,三明市检察院党组作出招录具有动漫或新媒体创意特长人员从事微文编辑的决策,得到各地积极响应。三明市检察院还与三明学院建立协作关系,采取编辑古代断案故事、漫画插图、微电影、微动漫等形式,制作微文作品,增强阅读性、欣赏性,让群众想看爱看看得懂,靠新媒体微文质量留住读者。
走活争先进位“一盘棋”
起初,有些干警认为检察新媒体宣传工作是一种很“虚”的工作,搞得好就搞,搞不好也无所谓,检察业务工作才是中心。“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宣传工作的开展,从而使新媒体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该院负责人说。
为帮助部分检察干警克服“小富则安、小进由满”意识,解决新媒体宣传工作“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问题,三明市检察院的措施同样有力。
该院优先安排连续两年获得“优秀检察宣传员”荣誉的干警和获得“检察宣传先进单位”称号的主管领导参加培训,调动干警参与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建立检察宣传业绩通报制度,明确要求年度考评后3名的单位主管领导向市检察院党组说明原因,帮助提升争先进位意识。
同时,采取“助高提低促中”措施,既帮助先进单位提升检察宣传用稿量,强化领头羊作用,又帮助后进单位解决宣传能力不足的问题,缩小工作差距,解决拖后腿的问题,形成追赶态势。
“实践证明,只有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才能营造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从而有效推进宣传工作的稳步发展。”市检察院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长期开展“传、帮、带”和“比、学、超”活动,激发检察宣传队伍“洪荒之力”,让新媒体宣传工作这根“接力棒”一批一批地传下去,不断提升检察宣传水平。(陈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