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净化道路交通环境,提升文明城市形象和品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治乱点、破堵点、解难点”为目标,坚持开展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多举措并举,全力推进城区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工作,促进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改善。
认真部署层层抓落实
大队以城区交通乱点、堵点、难点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层层动员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夯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由交警大队大队长杨耀担任组长,分管城区交通秩序副大队长吕少勇为常务副组长,队属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专项工作专班成员的城区交通秩序综合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人员、明确路段、明确堵点,大队领导督战,科室包联指导,中队定岗定责,夯实任务责任。
多种举措抓好机动车乱停乱行等突出违法行为
针对凯里市城区近期以来交通拥堵、行人乱横穿、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文明礼让行人、乱停乱放有所反弹的情况,大队一是主动与市委宣传部、凯里人民广播电台联系,并组织辖区出租车、公交车、市民代表、各机关单位和企业代表在万博广场举行“平安出行文明礼让”志愿行动启动仪式,全力营造机动车文明礼让行人、行人文明参与交通的氛围;二是聘用50名 “平安出行文明礼让”义务监督员参与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查处和监督,全力营造人人参与交通、人人监督交通管理的工作格局;三是合理调配警力、协管员以及电子抓拍设备加大对行人过街不走斑马线、车辆驾驶人行经斑马线不文明礼让行人的查处,并利用“凯里交警”公众微信号、电视、广播等媒体对行人过街不走斑马线、车辆驾驶人行经斑马线不文明礼让行人每周进行两次曝光;四是从内部人员抓起,通过合理的奖惩措施,要求全大队民警、辅警粘贴“文明礼让行人模范车”标志,要求大队民警、辅警以身作则,在日常的行车中模范遵守交通法规、文明礼让行人。同时,授予一批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代表车辆为“文明礼让行人模范车”,切实做到文明礼让行人;五是利用电子监控设备抓拍不文明礼让行人违法行为的同时,通过短信群发系统及时将查处的不文明礼让行人违法行为通报到车辆所有人,真正做到惩一儆百,广造氛围。
部门联动优化通行环境
为优化城区车辆通行环境,大队一是主动与市城管局协调,对凯开大道与未来大道交叉路口、金山大道设置不合理的中间开口等进行封闭,同时对龙头河桥头路口环岛进行优化,并在韶山南路卫生局门口中间绿化带开设调头开头,对城区通行环境进行优化;二是主动与市农机办联系,对农用车辆长期占用人行道停放的环城西路高溪金凯驾校路段进行联合整治,全面净化道路通行环境;三是主动与市水务局进行联系,对易发生洪涝的各个路段下水道进行排查和清理,全力确保雨季期间城区道路不发生因洪涝而引发的交通拥堵。
开展摩托车突出违法行为集中整治
针对近期城区三轮车不按规定停放、摩托车违反通行规定行驶、非法改装、夜间飙车等违法行为突出的情况,大队科学分析城区交通秩序管理现状,把整治三轮车、摩托车作为突破口,抓关键、打要害,有针对性地开展涉及摩托车违法行为整治行动。在涉及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中,大队采取巡逻查扣与设点查纠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通过完善奖励机制,对特巡警、派出所等其它警种在日常工作查处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给予适当奖励的措施,充分发挥特巡警、治安等部门和辖区派出所协同作战,密切配合的特点优势,确保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做到整体管控,使各种违法车辆无处可逃,无处藏身,发现一起,查扣一起,处罚一起,做到交通违法不过岗、严重违法行为不过段的整体工作格局。摩托车专项整治中,大队对发现有非法改装,一律予以拆除、没收,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违法行为从严从重进行处理,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使“城市整体形象提升、交通事故明显下降,道路更加安全、畅通、有序”,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城区交通营运环境满意率。
2016年8月9日启动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以来,大队共查处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文明礼让行人违法行为91起、曝光行人过街不走斑马线行为263人次、抄告乱停乱放违法行为1763辆次,另外查处无证驾驶50起、饮酒驾驶21起、超速行驶1319起、其它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760起,扣留机动车272辆,扣留机动车驾驶证76本,拘留10人,对不文明参与交通、不遵守交通法规形成有效震慑。(唐光新杨兴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