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出台服务经济发展18条举措。阜新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马韶军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重点和公安改革大局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创新执法、服务、管理具体措施,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全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决策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阜新市委、市政府关于服务经济发展和省厅“保发展促振兴”精神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转变作风,创优环境,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全力服务和保障全市加速转型发展,阜新市公安局关注民生、服务发展大局,紧紧抓住当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抓住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有的放矢,强化措施,逐个突破,着力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这次制定的保稳定、促振兴服务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18条举措,包括开通全国异地办理及全省就近办理出入境业务,在阜新居住的外省居民可凭居住证及身份证办理出境证件;在阜新居住的本省外市居民持身份证可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交警、出入境管理部门推行工作日中午不休息的“8+1”服务,以及周六受理的“5+1”延时服务;出入境管理部门将“五一”、“十一”、元旦的第二个休息日及春节的初四设立为节假受理日;重点工程和招商引资项目企业人员办理涉车、户口、临时身份证、港澳及台湾签注业务,即来即办;急需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实行特事特办,制证数据当日上传到省公安厅制证等。
阜新市公安局确定全市127家新建、续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由副县级实职以上干部采取“一对一”形式进行对接服务,要求对接干部每月走访一次帮扶企业,面见企业领导,宣传服务工作部署,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听取企业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研究落实服务企业发展的各项举措,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准确了解和掌握企业对公安机关的服务诉求,诉求内容要予以立项,逐条研究,逐条解决。需要急办特办的问题,有条件的要现场办公,第一时间为企业解决难题,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对所有结对子企业全部达到“一企一档”。
马韶军表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公安机关坚定信心决心,勇于担当作为,全力营造促商兴业发展环境,在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上下工夫。把打击的矛头对准“黑拐枪、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治安顽症,对准电信诈骗、食药品安全、网络犯罪等突出问题,对准涉众型经济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结合“人民在我心中”等活动,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完善警企、警民联系常态化机制,加强警民联系互动,强化社会各界监督,使服务群众成为一种新常态,增进公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度。让企业经营者和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安机关服务的方便和快捷。
据了解,近年来阜新市公安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优势,不断推出为民利企新举措,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群众满意度也在逐渐提升。上半年,全市共立涉企经济类案件75起,破获金融、涉税、涉众等经济类案件38件,为企业追赃挽损500余万元。破获“盗抢骗”案件937起,侦破省督系列侵财案件4串,打掉9个跨省市系列侵财犯罪团伙,公诉“盗抢骗”犯罪嫌疑人131人,先后侦破了“10·31”重大责任事故案、非法占用耕地案等刑事案件3起,起诉犯罪嫌疑人8人,破获了省公安厅督办清河门矿山器材盗窃案,涉案价值1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