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苗寨消防娘子军——续写秀水村“无火”传奇

2016-08-23 16:51  来源:法制生活报  责任编辑:昌海燕
字号  分享至:

  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秀水村有这样一支14人的队伍——她们是普通的农家妇女,然而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却与“消防安全”相关的人和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支队伍自2013年成立以来,这些农家妇女义务承担起了村寨的防火检查、防火宣传和扑救初起火灾的任务;没有报酬、没有福利,她们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默默守护着这个拥有600年历史的古村落。

  她们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苗寨消防娘子军”。今年3月,这支队伍荣获贵州省第三届119消防奖先进集体。

  由于历史原因,村寨消防安全隐患大

  秀水村位于云贵高原,为屯堡村寨聚集区,是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古村落。

  村落按照“八卦图”的格局进行布局,以中院为主,有“萬”字形构造的街道,有上院街,下院街,大院坝,小院坝,中院街。

  明嘉靖年间张雄后人张十三公创建张家庄子,沿山而建,按“八卦图”建造了三栋由马桑树搭建的石墙石板房,由于历史的洗礼,现仅有马桑树桩头存在。

  明末清初时期,杜、段姓族人先后迁徒于此,依靠西高东低的地形地貌特征,各自选址建房,同时按照“八卦图”的格局构造。

  目前,秀水村古民居保存状况良好,保存率高达85%。

  2014年11月,秀水村入选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然而,秀水村作为古村落,由于自然、历史、地理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村里的民居多为石木结构,房屋间隔小,一旦发生火灾,瞬间可造成蔓延之势,酿成火烧连营,可谓“寨毁人亡”。

  同时,由于秀水村后山的材草资源多,烧柴火取暖、烘烤蜡肉、烧灰积肥等都是许多村民的习惯,极易发生火灾。

  此外,由于多种原因,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差,更缺乏消防安全知识,村寨的消防安全隐患大。

  娘子军”肩扛重任

  尽管秀水村暗藏着消防安全隐患,但近600年来,这个古村寨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要说这“无火”传奇,就会提到村里代代相传的村规民约。

  张祖凡,在秀水村生活了70年,他告诉记者,小的时候他就从父亲口里得知“家长教育引导不善,儿童玩火者,罚10斤稻谷;儿童玩火引发火灾的,罚100斤稻谷,50斤猪肉;家中熏制腊肉未远离民房10米以上者,罚10斤稻谷;熏制腊肉,引起火灾的,罚100斤稻谷,50斤猪肉……”

  据了解,这些村规民约无文字记载,都是村里的老年人通过上一辈的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朴素的消防安全理念在秀水村村民心中根深蒂固。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潮的兴起,这个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南下北上,村子里只留下老弱妇孺,仅靠村里老一辈口传心授的村规民约已经无法守护古村落的消防安全。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古村落,为了避免村里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妇女受到火魔的威胁,2013年,当时是秀水村卫生计生员的丁玲一直在想:“村里的青年壮丁都不在,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办?”

  不能让一把大火将村寨毁了。于是,丁玲便萌发出:“将村里身强力壮的女人们拉出来组建一支女子义务消防队”的念头。

  那这个办法可行吗?丁玲又向村支两委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

  村里的留守妇女们听到这个消息后,踊跃报名想加入到这支队伍中。经过各方面的选拔后,当时12名妇女“脱颖而出”,成了秀水村女子义务消防队员。

  丁玲说,目前消防队里又增加了两名年轻的姐妹,已经有14名成员了。

  秀水村村支两委支持女子义务消防队的建立,专门在村委会腾出两间办公室供女子义务消防队的器材放置和开展业务培训。

  家人由反感到支持

  “一、二、三,开始!”

  随着女子义务消防队队长丁玲的一声令下,两名队员迅速接好手中的水带,用力抛出,成卷的水带立刻翻滚前进……这一套动作娴熟而漂亮。

  为提高这支队伍的能力,安顺市消防支队西秀区消防大队每个季度都要对这支女子义务消防队员进行业务技能和知识培训,并组织她们进行灭火演练,使她们能够掌握农村安全防火灭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技能。”丁玲开心地说,自从女子义务消防队成立后,队员们大大小小的演习已经有二、三十次了,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镇定有序,队员们逐渐成长着。

  如今,这些女子义务消防队员人人懂得防火、灭火常识,个个会熟练使用灭火器材。

  不仅如此,她们还坚持每日巡查、每周排查、每月大检查,定期保养村里的消火栓和村落里的灭火器。

  然而这些工作,起初并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我婆婆岁数大了,看到我们经常到各家各户去,就说‘你们老闲逛,一点正事都不干,又不挣钱,连家务活儿都不干了’。”丁玲说,不仅是她个人,消防队中好几个队员的家人都不理解。

  但这些队员并没有气馁,用实际行动向家人证明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现在,每个队员都得到了家庭和村民们的“点赞”,甚至还有的是全家齐上阵。

  2015年,丁玲荣获全国首批优秀“社区消防宣传大使”荣誉称号。

  自编数十首防火歌曲

  安顺市消防支队专门编印下发了《农村消防宣传读本》,制作消防宣传专栏。空闲下来的时候,丁玲和姐妹们都要进村入户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醒村民用电、用火安全,她们把居民防火公约、消防安全常识讲解到户、落实到户,达到“教育一人,带动一家,推动一片”的作用,农村妇女由弱势群体成为农村安全防火的主力军。

  灵山秀水是我家,大家都要爱护她。

  大火面前最无情,着了火灾毁了家。

  火灾其实不可怕,只要好好防护它。

  用火一定要小心,电线电器常检查。

  燃气泄漏不要慌,快关阀门快开窗。

  娃娃还小不懂事,火机火柴不要装。

  山上树木清幽幽,绿水青山白云间。

  野外用火要牢记,不让大火毁家园。

  ……

  这曲朗朗上口的村寨防火歌曲(苗语翻译),便是秀水村女义务消防队集体创作的消防安全宣传歌曲。

  秀水村村委会主任表示,村里70%是苗族老百姓,村民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历来是火灾多发高发的原因,女子义务消防队队员们利用民族独有的风俗习惯,将消防法律法规、家居防火常识和火场逃生自救技巧编成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山歌,以新颖的宣传方式吸引群众,让村民在歌声中学到了消防安全知识。

  不仅如此,秀水村女子义务消防队还巧借儿歌向年幼的孩子宣传消防知识,进一步推进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你拍一、我拍一,小孩儿不玩打火机;你拍二,我拍二,远离电源和气罐……你拍十,我拍十,防火行动要落实。”秀水村的孩子们对这首儿歌再熟悉不过了。

  据悉,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受到小朋友们热烈欢迎,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消防知识印象,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秀水村女子义务消防队已经自编了数十首消防山歌和消防儿歌,全方面宣传着消防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农村的整体防御火灾的能力,她们也被当地群众誉为古村落的“苗寨消防娘子军”。

  消防队“点对点”帮扶

  安顺市消防支队在持续做好农村防火工作的同时,西秀区消防大队对农村义务消防的建设进行指导和帮扶,深入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增强农村御火“防护网”。

  据西秀区消防大队副大队长王磊介绍,最近的消防中队距离秀水村将近50分钟车程,而秀水村作为传统村落保护,木质结构房屋较多,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力量无法在最佳救援时间赶到现场。

  “为此,村里的女子义务消防队很好地承担起了火灾预防的重任,发挥了女子细腻、细心的自身特征,很好地向村民宣传消防安全常识,能够有效控制初期火灾,为消防部队处置火灾赢得了时间。”王磊说。

  秀水村女子义务消防队还主动要求到消防部队参观学习;在部队比武的时候,也邀请女子义务消防队队员现场观摩。

  王磊表示,西秀区消防大队指定黄果树大街消防中队“点对点”帮扶秀水村,防火监督员负责秀水村火灾隐患的排查,一旦女子义务消防队发现类似火灾隐患拿不准的问题,该中队防火监督员将前去排查,同时该中队还帮扶健全秀水村消防工作制度,普及消防知识。

  600年的传统古村落没有发生一起火灾,可谓是一个奇迹。然而,奇迹的发生是建立在对祖辈消防安全理念的传承和一批默默投身消防事业的女子义务消防队成员身上的。

  没有一分报酬的她们,乐此不疲地为了古村落的消防安全忙碌着,这是一种责任;

  无论严寒酷暑,她们没有停下来,训练、巡查、宣传,这是一种坚持;

  面对家人的不解,她们舍弃小家,默默守护着600年古村落的安全,这是一种热爱;

  ……

  传统古建筑的防火工作不仅是消防人员的职责,也不仅是女子义务消防队的责任,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把古村落防火触角深入到每位老百姓的心中。(马春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