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巷里的3D墙绘
家住五柳巷斗富一桥的5岁小朱朱,是个小小平安志愿者
沈塘桥路西端
米市巷居民在亭子里纳凉
思鑫坊新貌
在浙江杭州,有很多曲径通幽的小巷,从车水马龙的大道上转进来,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南宋遗迹星星点点、名人足迹不一而足。有人说,一座好的城市,是经得起游客的寻常打量的。那么,从小巷来感受杭州,你一定不会失望。
为了迎接G20峰会,杭州洒扫庭落、美化环境……小巷们也都“打扮”得妥妥的,静候四方宾客啦!
东河边的五柳巷,是杭州最后一处有着滨水而居人家的地方。这里保留着老杭州人的生活状态。
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至道院巷。南宋时在此建五柳园,故得名。这里旧时为达官贵人居住之处,后成平民栖息之地,居者多为小手工业者和商贩。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火车站于清泰门内,火车贯城而入,此处日渐热闹。小巷至今仍保留着民国时期所建里弄建筑,杭州市政府已将其列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如今,这里随处可见的3D墙绘,不仅惊艳了这里的住民,还吸引着外地游客。
米市巷,位于拱墅区湖墅南路与潮王路交叉口,旧时因巷内有商铺六七处,专售大米,生意兴隆,遂得名。
悠远流长的京杭古运河,一路南下来到米市巷,也将富饶、美丽和幸福汇入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昔日以米市交易为基础的街巷,如今生机犹在。
一个拐弯,沈塘桥路上的2幅大型墙绘夺人眼球。艺术家们当时创作了1个月,童话主题中带着抽象元素。古今合璧,熠熠生辉。
离西湖仅300米的思鑫坊,曾是杭城最好的石库门里弄建筑群,静静伫立着见证了杭州变迁的百年风雨。
思鑫坊从一个破败拥挤的无证餐饮小店聚集之地,改造升级成为西湖边独有的、历史与现代交汇的文化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