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东岳小区大门警灯闪烁, 几辆110警车停放在小区门口,两名青年男子被民警押解上车,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原来,两三分钟前, 110指挥情报中心接群众报警称,东岳小区内有两名可疑男子正在盗窃。警情迅速发送到路面所有梯队。“漳州110” 就近组织3个梯队围捕,第一个梯队不到1分钟赶到现场,嫌疑人尚未走出小区大门,就被抓个正着,迅速破案。
7月1日,“漳州110” 勤务改革启动,按照正规化 、专业化 、职业化方向,优化重组一支集“武装巡逻、动中备勤、接处警、定点武装执勤、打击暴恐犯罪”5项职能为一体的新型“漳州110”队伍。
截至8月15日,以“队伍更专业、运行更科学、反应更快速、打击更精确、服务更精准、支撑更有力”为目标的“漳州110”共处警5232起,其中违法类警情1735起,调解纠纷 862件,服务求助类警情2252起,交通消防类警情67起,现场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18名,精确打击、规模打击“新引擎”成效凸显,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依托新基地 锻造一流正规化队伍
在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坐落在江滨路上的原市东区污水处理厂改建成 “漳州110基地”,为110队伍学习、工作、训练和接处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229名110队员在这里集中管理、集中教育、集中训练,规范每一个执法、勤务动作,确保队伍正规化。
注重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是“漳州110”的传统。7月27日,在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纪念碑前,110队员面对党旗,郑重地举手握拳,重温入党誓词,誓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随后,队员又到黄志丽荣誉室进行参观。通过参观学习,全体队员的思想受到了洗礼,纷纷表示要以黄志丽同志和老110民警为榜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立足本职,牢记职责,艰苦奋斗,把“漳州110”精神发扬光大。
近日,微信上一段“漳州110”民警帮扶迷路老人的37秒视频,让许多人感到温暖,市民群众纷纷点赞。原来,8月12日19时许,群众打110报警称,在芗城区桥南中国银行门口一老人迷路。当民警赶到现场后,只见一名老人坐在地上不起,访问周边群众,得知老人姓许,77岁,无家属,低保户,独自住在桥南上街村一民房内。当晚因年老体衰,外出后竟无力自己回家。民警当即将老人搀起,扶着他走了一段路,老人仍然体力不支无法继续前行。 没有办法民警从周边商户借到一辆小板车,在好心群众的帮助下把老人扶上小板车送回家。
以大数据高科技为支撑 做到精细布警精准指挥
新勤务通过大数据分析,梳理漳州市区历年来的警情分布, 将芗城、龙文两区划分为11个警区,保证16个110警组网络化布防,指挥中心指令直接下达到路面的110执勤警组,实现就近处警,做到“重点部位1分钟、中心城区3分钟、其他城区5分钟之内到达现场”。同时,通过健全完善指挥通信链、治安态势全息沙盘、警务实战平台等基础设施,实现与警务实战平台实时对接,实现指挥调动可视化、智能化。
在执法执勤中,每位110的民警,可以通过个人移动警务终端实时与指挥情报中心保持联络,及时反馈情报信息,准确收发指令命令,实现快速精确调度;指挥情报中心也通过单警定位装备、接处警一体化车载终端等数字化装备,实时定位每部巡逻警车和警员位置,动态掌握警力分布、监控处警现场。
7月31日12时许,蔡女士向110报警称其电动车在芗城区冠成国际北门被盗。接报警后,“漳州110”民警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追踪被盗车辆线索,同时加强路面巡逻盘查,最终于当日19时许在漳华路四季园著路段找到被盗车辆,并归还失主。
规范处警每一环节 真诚服务取信于民
新勤务进一步细化职能分工、明确权责,进一步规范处警流程,针对“紧急警情、一般警情、专业警情、预警信息”等类型,确定警情处置范围、指挥情报中心派警模式、通信方式、警力增援办法,做到及时处警,无缝衔接,全力确保及时处理群众的每一起报警,防止因接处警权责不明、管辖不清引起的“重复出警”和群众不满意现象。同时强化社会联动机制,实现非警务警情分离处置,做精做专警务勤务。
7月29日14时许,“漳州110”民警接指挥情报中心指令,有两名群众求助。民警赶到现场后了解到这两名云南籍求助群众是刚从传销组织控制下逃出来的。民警果断寻线深挖、巧施妙计,通过电话诱捕1名涉嫌非法拘禁嫌疑人,根据突击审讯线索,捣毁其位于芗城区桃林新村5幢某出租房的传销窝点1处,帮助两名受害者找回身份证件、行李及其他贵重物品,并婉言拒绝受害者的现金答谢。这两名受害人回乡后,特意寄来一面锦旗对110民警的热心帮助表示感谢。
8月1日21时许, 林女士打110报警称自己的手机在沃尔玛肯德基店内丢失,需要求助。接警后,“漳州110”民警立即赶赴现场,通过调取现场监控,发现手机被一老年男子捡走。之后经民警两天多的蹲守,于8月3日发现该男子,在民警的耐心劝导下,老人承认捡到手机并将其返还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