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人民检察院获悉,随着该院控申制度建设的逐渐完备,涉检信访工作呈现出群众利益至上,法律运用得当,多元解决引导的良好态势,辖区内一些多年未结的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截至目前,该院共受理各类来信来访305件,受理各类控告申诉案件80件,检察长接待日共接待来访120人次,发放救助金、国家赔偿金100余万元。
该院以控申部门为依托,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来访群众”的讨论活动,摸索出换位思考工作法、第三方介入工作法、信访风险评估法等工作方法。面对疑难、复杂案件增多的趋势,他们主动与该区法律援助中心签署了《律师介入涉检涉诉信访案件协作意见》,对于疑难、重访案件引入律师参与,通过公开审查、公开答复的方式,推动案件依法解决。
村民阎某十余年前因邻里纠纷受到伤害奔走于不同单位部门,多次采取堵门、穿状衣等极端方式,成为典型的缠访户。该院受理此案后,办案人员及时联系法援中心律师为阎某提供法律咨询代理案件,面对证据灭失、案件无法查清及阎某因长期上访形成的对立情绪,办案人员几经努力,释法明理,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通过组织由人民监督员,乡、村两级负责人参加的听证会,法援中心的代理律师陈述了对该案的意见,代表阎某同意接受司法救助,息诉罢访。
该院结合群众来访的趋势特点,组织相关部门重点学习房屋征收补偿、基层组织选举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做到懂法律、懂政策、讲道理、讲人情,用优良的业务素质应对复杂的工作局面。某破产国企职工多次到该院反映企业原领导的职务犯罪线索,虽经调查均未发现问题,但这些职工仍然重复上访,控申接待人员耐心解释,但效果甚微。该院随即与破产清算组沟通,建议他们用足政策,在帮扶职工再就业上多下功夫。同时,联系有关单位,动员这些职工报名参加劳务输出,以解燃眉之急。随着上访职工生活境况的改善,该院办案人员再次登门推心置腹,最终促使大家放下偏见,选择相信法律,重新开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