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姑娘小徐远嫁台州,却遭受了丈夫长达5年的家庭暴力。日前,小徐一脸轻松地走出法院大门,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旁的小徐母亲对法律援助律师尹丽萍说:“我已经5年没有看到闺女笑过了,感谢尹律师帮我闺女顺利把婚离了,她再也不用受苦了。”
这是去年年底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以来,台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办理的首例涉家暴法律援助案件。根据实施意见,浙江省把家庭暴力也纳入法律援助受案范围。
在台州,像小徐这样尝到新政甜头的,还有很多。为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台州市做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突破。今年5月,台州市委办、市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推出法援新政“地方版”。
“台州版”实施意见在贯彻落实浙江省法援新政的基础上,释放出了更多政策红利。比如,取消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孤儿、特困供养人员等四类人员的法律援助受案范围限制;将其他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从部分民生事项扩大到所有民生领域;对二级以上残疾人士免于经济状况审查等。
为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衔接,今年3月,台州市司法局与台州市民政局联合出台了《台州市法律援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实施办法》,开通了法律援助与社会救助对接的直通车。民政部门开放了困难群众信息管理系统或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法律援助机构查询社会救助对象信息提供了便利。
“在申请法律援助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有的当事人为了出具经济困难证明要跑好几趟,十分不便。有了衔接办法后,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登录民政部门社会救助管理系统核对申请人身份,无需再审查其家庭经济状况,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台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林鉴永说。
不仅如此,台州市还创新了部门联动机制,组建了一支由35名市级部门公职律师或法制业务骨干组成的“问法说事”联络员队伍,以此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问法说事”是台州市打造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窗口式的法律服务。如今,所有联络员的姓名和单位都已上墙公布,各家单位均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了“问法说事”窗口。
“联络员就是法律援助中心联通各部门的纽带。借助联动机制,可以有效整合各部门的法律、政策资源,为公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实施过程中牵涉到相关部门时,也能及时取得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林鉴永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台州市“两会”上,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提案被确定为13个重点提案之一,台州市副市长挂帅领办,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有力促进了法律援助各项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