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天下无拐”,他们一直在战斗
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党支部
7月1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以下简称“打拐办”)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现有在编党员干部4名,这样一支看起来势单力薄的队伍,却扛起了组织、指导全国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重担,交出了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一直以来,忠诚奉献是“打拐办”党支部永恒的政治基因,一心为民是“打拐办”党员干部一贯的工作作风。打击拐卖犯罪“零容忍”、解救被拐儿童妇女“零懈怠”,是“打拐办”党支部的工作原则,“天下无拐”的美好愿景激励着他们一路向前。
政治建警,忠诚奉献是他们不变的底色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公安战线一员时的誓言犹在耳边。多年来,“打拐办”党支部牢记誓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
忠诚,是公安队伍永恒不变的警魂。“打拐办”党支部立足本职工作,筑牢忠诚警魂,不断夯实忠实履职的思想根基,在打拐反拐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只要拐卖案件一天未破,就一天不放弃侦查;只要被拐人员一天未找到,就一天不停止查找;只要群众报案,就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只要群众提出疑问,就必须耐心解答,绝不冷漠推诿。”这是“打拐办”党支部在长期的打拐工作中形成的“四项铁纪”。
在“打拐办”党支部的带领下,全国打拐、反拐工作者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向拐卖犯罪发起凌厉攻势,交出了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成绩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拐卖妇女案件8.6万起、拐卖儿童案件2.1万起,解救被拐妇女14.4万名、儿童9.5万名,抓获犯罪嫌疑人9.4万名,打掉犯罪团伙2.8万个。
“坚持政治建警,铸牢忠诚警魂”是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在“打拐办”党支部建设中,支部书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标准要求自身、带好队伍;党支部每名党员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冲锋在前、立功在后,在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屡创佳绩。支部党员分别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8次、嘉奖13次。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2012至2013年间,为侦办一起特大跨国拐卖案件,“打拐办”党支部的党员在疫病流行、危机四伏的安哥拉执行任务长达近百天,克服重重困难,一举摧毁了多个绑架、拐卖犯罪团伙,展现了优良的战斗作风和强烈的大局意识。
一心为民,守护千家万户的团圆
为民,是公安工作的风向标,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在长期的打拐工作中,“打拐办”党支部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为守护千家万户的团圆不断努力。
开展打拐专项行动!一声号令,“打拐办”在公安部党委领导下,200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拐专项行动,成为全国打拐队伍的先锋号、排头兵。
“凡是接报儿童失踪和被拐的案件,必须立即开展调查,第一时间组织查找。”在打拐专项行动之初,“打拐办”党支部就立下了这样的规定。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打拐办”党支部在工作中坚持以民为本。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拐骗、组织儿童乞讨,拐骗、强迫聋哑人违法犯罪以及跨国拐卖犯罪等,分别组织开展了针对性、实效性强的专项打击行动,成功打掉了一大批幕后组织犯罪团伙,解救了一大批被拐骗、被操纵的未成年人、聋哑人和被跨国拐卖的妇女,有效地保护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据“打拐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案件12.7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5万名,解救被拐妇女儿童26.4万名。
打拐无国界。为遏制跨国拐卖妇女犯罪的高发势头,“打拐办”积极开展国际合作,2009年至今,连续多年与越南、缅甸、老挝警方开展了边境地区联合打拐专项行动,共解救外籍妇女数千名,抓获犯罪嫌疑人上千名。
打拐工作看似简单、平凡,但侦办每一起拐卖案件都需要辗转奔波、披星戴月,甚至要面对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
“不深入一线,就不可能了解打拐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也就难以组织好拐卖案件的侦办工作。”“打拐办”党支部的党员们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分赴各地参与犯罪嫌疑人追踪,翻山越岭深入偏远乡村解救被拐妇女儿童,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对他们而言是工作常态。很多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发生在条件艰苦的偏远乡村,为了解救被拐妇女儿童,他们经常深入偏远地区,时刻面临着各种危险。
排查、蹲守、收网,一起案件的破获需要打拐民警艰辛的付出。2014年底,“打拐办”党支部指挥各地公安机关深入社区农村,主动排查深挖、梳理出涉及四川、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一批涉嫌贩卖婴儿的犯罪线索,成功摧毁6个跨省贩卖婴儿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71名,解救被拐卖婴儿64名。
完善机制,推动打拐工作迈上新台阶
人员少、任务重,“打拐办”党支部如何取得一个个显赫的战绩?
古语有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打拐办”党支部一方面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推动形成全民反拐打拐的新格局,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
“群防群治,全民反拐,为失踪儿童家庭实现团圆梦想。”在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的微博首页上有这样一段话。今年5月15日,该平台正式上线,全国各地打拐民警可在该平台上通过官方微博等新媒体、高德地图等移动应用向公众发布准确的儿童失踪信息,同时推送到儿童失踪地周边的相关人群,让更多群众从官方获取准确信息,协助公安机关快速侦破拐卖案件。截至目前已利用该平台找到55名失踪儿童。
凡事预则立。研究提出预防、打击拐卖案件对策是“打拐办”的一项重要职能。为了更好地促进打拐工作,“打拐办”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做好打拐的基础性工作。
“买方”一律入罪的规定可以说是打拐工作的里程碑。为进一步加大对拐卖犯罪买方市场的打击力度,“打拐办”积极会同立法机关研究修改刑法,最终“收买被拐妇女儿童一律入刑”写入了刑法修正案(九),从源头上遏制了拐卖犯罪的发生。
打拐DNA信息库的建立为打拐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为解决儿童被拐多年后相貌发生变化不易识别的问题,“打拐办”推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打拐DNA信息库,推行来历不明儿童摸排比对机制,让4000多名被拐多年的儿童重新与父母团聚。
为解决儿童失踪不能第一时间立案的问题,公安部会同最高法、最高检等部门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公安机关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建立了侦办拐卖儿童案件责任制、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强化了督办督查制度。
此外,“打拐办”积极会同民政部门加强拐卖受害人的救助和临时安置,出台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办法,解决打拐解救受害人安置送养问题,帮助其回归家庭和社会。
为了更好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打拐工作中,“打拐办”党支部通过电话、微博等方式与被拐儿童亲属、打拐志愿者和网友进行实时互动,使遍布全国的18万名打拐志愿者成为了公安机关打拐反拐工作的有力帮手。同时,积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反拐宣传,使打拐反拐工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营造了家家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中国警察网北京7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