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院详解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升级版:“六大平台”融合多元解纷力量

2016-06-21 10:54  来源:法制日报

  安徽高院院长张坚详解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升级版

  “六大平台”融合多元解纷力量

  图为安徽高院院长张坚(右二)在桐城市人民法院孔城法庭六尺巷调解室调研。

  安徽法院扎实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把创新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结合起来,打造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升级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认为,安徽的做法为全国法院提供了有益经验。6月20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

  诉前解纷4万余件

  张坚说,打造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升级版的核心工程,就是进一步创新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在诉讼服务中心搭建诉调对接中心,建立集诉讼服务、立案登记、诉调对接、涉诉信访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诉调对接中心建设主要通过搭建诉调对接、案件速裁、专业解纷、网络调解、信访化解、攻克执行难“六大平台”来实现。

  张坚告诉记者,搭建诉调对接平台,能够促进司法资源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是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安徽法院强力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把诉调对接平台建设作为重要环节。安徽高院分别与省工商联、归国华侨联合会、保监局、消协、旅游局联合出台有关诉调对接工作的意见,并与省卫计委、司法厅、妇联等多家单位正式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努力形成解纷合力。

  一些中基层法院立足自身实际,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特色调解窗口,涌现出一批用法官姓名命名的矛盾纠纷调处品牌;一些法院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以及基层调解组织诉调对接,努力在诉前化解矛盾。

  截至目前,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已建立各类调解中心、调解窗口510个;今年前5个月,全省法院诉前化解矛盾纠纷4万余件,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诉讼案件的增幅。

  法院的诉调对接平台建设,最终要实现诉调对接的规模化、系统化和常态化。据介绍,为切实发挥法院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前不久,安徽高院出台《全省法院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意见》,规范诉调对接中心建设标准、调解窗口分类设置、对接流程等,着力规范纠纷解决运行机制和程序对接制度。

  张坚说,搭建案件速裁平台,就是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有关于简易程序的规定,开展案件速裁,以正当的程序规范配置司法资源,有效提高审判质效,减轻群众诉累,节约司法资源,及时化解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法院要建立健全立案登记分流、调解与速裁衔接等机制,科学界定繁案与简案的划分标准,明确家事、物业等多类适宜调解及速裁的案件类型,实行调解前置,调解不成的快审快结,尽可能缩短办案周期,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的低成本、高效率、好效果。

  更具特色更有实效

  张坚分析说,搭建专业解纷平台,就是根据城乡不同地域、案件不同类型、当事人多元需求,整合各类解纷资源,有效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人员的专业优势,建设更具特色和实效的对接平台。

  据介绍,相比传统调解,网络调解、在线调解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搭建网络调解平台,开展在线调解,推动矛盾纠纷网上解决,将劳动人事、道路交通、婚姻家庭等纠纷集中领域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窗口引入法院诉讼服务网,使当事人快速选择纠纷解决方式,尽快找到适宜的解决纠纷机构,实现诉讼服务现场与远程、网上与网下、实体与网络的立体衔接,惠及每一名法官和每一位当事人。

  随着立案登记制、涉诉信访改革的推进,全省法院出现案件向下集中、申诉信访向上转移的局面。张坚认为,搭建信访化解平台,就是建立由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络协商制度,法院要在信访接待场所或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律师工作室,积极开展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信访案件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

  张坚说,搭建攻克执行难平台,是为了呼应最高法“用两到3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庄严承诺。安徽法院已经确定了的时间表、路线图,全省法院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重要阵地,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向立案、审判借力,力争在两年期限内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需要法院内部各部门的共同发力、形成合力,需要立案、审判、执行、综合服务保障等各个环节统筹兼顾、配合衔接;需要把工作前移、关口前移,依托诉讼服务中心,在案件的源头上提示风险,在诉前调解中促使自动履行,把执行信访案件推向前台,完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切实减少进入执行环节的案件。

  三个全面作为衡量

  张坚说,搭建“六大平台”,是最广泛地借助和统筹社会力量,把非诉纠纷解决方式引入进来、对接起来、丰富起来,形成多方参与诉讼服务、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把诉讼服务中心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着力打造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聚集地和司法为民的新模式。

  在张坚看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院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必须坚持系统治理、问题导向、借力发力,依法开展诉调对接,实现诉调对接工作规模化、系统化和常态化。

  张坚认为,创新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打造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升级版,不仅要看相关的硬件设施、对接平台、工作机制等建设情况,更要看执法办案、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实际效果。衡量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的标准,体现在全省法院是否做到“三个全面”,即全省法院诉调对接工作要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两个建设”要全面融合;诉调对接进一步拓展延伸,解纷领域要实现全面覆盖。(李光明)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